施政报告|鼓励市民MPF转成年金 庄太量﹕若投入资金少回报有限
政府去年公布的人口数据时预测,未来20年本港65岁人口占整体人口比例,将由18.4%增至33.3%,反映出处理人口老化问题变得相当迫切。可是要妥善处理市民退休后生活水平问题,实是为政者一大挑战。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内,特首林郑月娥指出,进一步更好鼓励市民将强积金一笔过资产,转化成退休后定期可领取的年金,为长者提供稳定收入。对于政府的构思,有学者指出不少市民原来预期,当年届退休时可以将整笔资金提取,以供买楼或投资,如宣布强制转移会让人感到突然,因此政府最须予市民选择空间。
政府已非首次透露推动市民将强积金转为年金的想法。早前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接受本地传媒访问时指出,须要继续加强市民退休保障工作,又指出须研究加强与公共年金与强积金配合。在访问中仔提出3个方案,包括是否强制退休员工将强积金转成年金,亦可以强积金自动转成年金,若退休者不愿者,可自行再提取,以及用不同方法鼓励更多市民购买年金。
积金局表现欢迎
积金局主席刘麦嘉轩表示,欢迎施政报告内有关进一步加强强积金退休保障功能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全力推行积金易平台项目、落实为低收入雇员代供强积金、在下一个立法年度修例落实取消强积金对冲,以及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鼓励市民,将强积金转化成退休后定期可领取的年金。
刘麦嘉轩又表示,积金局支持政府就优化工作人口的退休保障作出研究,局方一直有研究如何进一步协助计划成员壮大退休储备,以及应付退休后的财务需要。
庄太量应予市民选择
若将强积金转为年金,届时市民可在特定时间内,定期获取一笔收入。可是将强积金转为年金,对打工仔而言又是否具吸引力?中大经济学副教授﹑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指出,年金主要吸引能投放100万元以上资金的中产阶级。可是年金计算方法会考虑香港整体人口作考虑,若只能吸引中产阶级,最终整个年金系统难以持续,因此鼓励市民将强积金转为年金,让后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
至于有关强制转移的具体安排,他认为政府可以参考新加坡政府做法。资料显示,新加坡政府的公积金制度有强制转移制度,惟只强制保留部份为最低退休金限制,以投资在年金计划。
对于政府的构想,庄太量指出若政府有意强制市民将强积金转为年金,会令市民感到太突然,又指出若是能够投放在年金金额较低者,其所得回报有限,未必对退休生活有太大帮助。目前市民预期当年届退休年龄时,可以从强积金账户内提取相关款项以决定是买楼,或作其他投资,明言就有关是否将强积金转为年金,政府应予市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