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起家凭耀才劲赚逾50亿 叶茂林三大发达秘笈揭秘!|财经解密

撰文: 刘兆仪
出版:更新:

老牌券商耀才获阿里旗下蚂蚁集团相中提全购,令股价迅速波动。先暂且放下这场轰动市场的“刁”(Deal),将目光聚焦于其背后灵魂人物——耀才证券创办人叶茂林。

叶茂林这位自称“Money Hunter”的金融传奇,由街头小贩起家,终成百亿上市公司主席。他创办的耀才证券,在券商“内卷”下仍年赚逾6亿。此次卖盘连同近年股息,他个人劲收逾50亿元。在“揾食容易、发达艰难”的时代,这位券商界的“经营之神”却能两者兼得,其发迹与经营之道,确实值得一探究竟。

令买卖双方“开心”

叶茂林的发达历程,无疑是香港典型的“狮子山下”故事。他从草根小贩到金融界大佬,个中自然有不少智慧。叶茂林的成长背景并不富裕,家中六口人挤住在㓥房里,曾在李嘉诚的公司打工。他在中五辍学后以小贩谋生,听说由于他身材较矮小,还经常遭警察驱赶。

到了60、70年代,香港的制衣业蓬勃发展,开始实施配额制。叶茂林看准商机,开始炒卖成衣配额,成功赚得第一桶金。叶茂林除了精通买卖之外,还还擅长与商业大佬“打交道”,第一代潮商大佬、丽新制衣创办人林百欣便是他长期合作之一。当时,他会以高过市价购买成衣配额,然后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将其出售。这样的操作看似吃亏,但却建立了双方的新人,奠定了日后的商业基础。

进入90年代初,叶茂林预见到成衣业的发展瓶颈,开始寻求转型,并于1992年创立耀才证券。然而,耀才证券的起步并不顺利,香港证券业当时实行0.25%的最低佣金制度,新兴券商难以竞争。历经了11年艰苦经营,转机出现于2003年,当时香港取消了最低佣金的限制,叶茂林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决定再度“吃亏”,将佣金大幅下调至0.05%。这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来自银行的客户,耀才证券的业绩也大幅攀升。最终,耀才证券于2010年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并成为香港证券界的“华资一哥”。

稳守本业、精打细算

叶茂林在证券业站稳脚步后,由卖铲走去挖金,实现了身家大跃进。他成功将夜场品牌Magnum包装上市,并于一年后成功“卖壳”,套现超过4亿港元。同时,他购置了不少砖头,例如渣甸山豪宅和铜锣湾商舖。然而,在金融与地产成为赚快钱的捷径时,不少人容易全身投入,以至忘记本业,甚至大做杠杆,最终不幸“没顶”。叶茂林始终保持“不忘本”的经营理念,稳守耀才证券这一大本营。有稳定现金流,造就“钱揾钱”的最大底气。

叶茂林是位典型老一辈的香港老板,尽管年逾七十,他仍坚持朝九晚八,经常是最晚下班那位。他从一开始对英文一窍不通,到现在能够轻松阅读英文法律文件。此外,他非常重视成本控制,公司的大小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例如洽谈年度广告合作时他必定会设法争取更优惠的方案,甚至连一部微波炉损坏的细节,他也会了解背后的原因。对细节的关注也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例如从广告合作到微波炉损坏了的小事,他都亲力亲为。

熟悉叶茂林的员工透露,叶茂林“见微知著”,善于捕捉大势。例如几年前美国开始加息叶茂林已预感对香港资产市场不利,当时已指示公司加强推广美股交易服务,开拓多一瓣收入。

时间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

近年来,耀才证券的业绩表现可谓稳健。根据最新报告,2024年公司的纯利达6.1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目前,耀才的客户户口总数已超过58万,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接近600亿元。这样的表现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稳定地位。而此次卖盘给蚂蚁集团,更是他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据了解,虽然不时有人会接触叶茂林卖盘,但他有著“皇帝女唔忧嫁”的耐性。他的耐性,带来了善价而沽的机会。翻查资料,2019年12月,叶茂林便开始逐步减少持股比例,从68.57%减至50.55%,期间套现约4.15亿元。同年耀才开始派高息,作为公司最大股东,叶茂林也在此期间累计收到股息超过30亿元。这一操作让他不仅成功回笼公司利润,也能有效缩减公司资产净值(NAV),为潜在的收购方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价位。在市帐率(PB)超过三倍的情况下,耀才的收购价仍显得合理,可谓一石二鸟。

蚂蚁集团此次提出的全面收购方案,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收购耀才证券,涉资最高为53亿元。正如近日宣布年底退休的股神巴菲特所说,“人生只要富一次就够了。”叶茂林经营耀才证券长达33年,期间公司累计为他带来逾50亿元的财富,证明了时间对投资者而言确实是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