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毋须怕老婆 理财达人7大致富指南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你富有吗?这条问题客观上是相对的,如果和更穷的人比较,自己当然很富有。不过,人是贪心的动物,总想要得更多,所以这条问题很多人都会答“不富有”。富有不富有,定义到底有没有?《Business Insider》就列出七大致富指南,当中不乏来自已“上岸”的理财达人的贴士,如果做足的话,最少代表你距离“富有”目标不远。

《Business Insider》列出七大致富指南,如果做足的话,起码拉近你与“发达”的距离。﹙路透社﹚

指南一:储钱!不做月光族

不少人是“月光族”,可能是本身收入不高,扣除基本生活费用所剩无几,亦有可能是自己没有储钱计划。《穷爸爸富爸爸》作者清崎就指出,很多人都不清楚,富有不在乎你赚多少钱,而是你储多少钱。

有时候钱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更会带来经济灾难。美国有不少“强力球”得奖者,天降横财之后大买特买,结果花光奖金之余更养成了高消费的习惯。2004年赢得1,000万加元的Sharon Tirabassi,买大屋、名车和设计师品牌服装,更开豪华派对、去豪华旅行,又接济家人、借钱给朋友。结果中奖11年后,她要重回打工仔生活。

因此,重要的事情不怕重复又重复——储钱真的很重要。

《穷爸爸富爸爸》作者清崎表示,应以达成梦想为人生目标。﹙清崎 Facebook图片﹚

指南二:量入为出过舒适生活

量入为出很多人都会,但大多是“勒紧裤头”,令生活水平下降。谢理谦(Anthony Hsieh)随父母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再白手兴家,他说,自己的业务之所以能持续30年,钱花在刀口上、不过度挥霍,是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在美国长大的移民,父母如此无比奉献,他们离乡背井,放弃安稳环境,来到异地。你看到的是奉献和劳苦,我们从小就一直受教导,要量入为出,绝不要入不敷支”。

非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贷得宝(loanDepot)行政总裁谢理谦白手兴家,有不少成功的金句。﹙loanDepot Facebook﹚

指南三:买心头好前先订计划

如果你今天立即出街,买一艘游艇回家,人们会说你很富有。不过,如果你可以为你未来购买游艇而建立一个储蓄计划,最后又可以完成的话,你才算“可持续”富有。

在美国,33%的家庭没有储蓄习惯,更有调查指出,三分之一受访者没有退休储蓄。

这些人的财富就如过眼云烟,也只能停留在现有地步。

有什么比买下贵价的心头好更富有?就是可以一次又一次买下贵价的心头好。千金散尽有一时之快,但真正富有的人,大多会订下理财计划,让财富“可持续”,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路透社)

指南四:按部就班退休计划

退休代表收入大减,就算你决定维持低成本生活,甚至因此而搬到低生活成本地区,但退休日子如此长远,能不能几十年都维持生活水平,的确是一项挑战。

有些人因此选择延迟退休年龄,彭博就引用了美国劳工局的统计,指出65岁以上的人,有20%仍在工作,泛美退休研究中心指出,当中有一半是因为财政压力,不得不继续工作。

由此可见,如果你负担得起退休生活,你应该颇富有了。

指南五:做事不是为了钱

揾钱当然是打工仔最主要动机,但对于白手兴家的人来说,创业动机很多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兴趣,甚至单纯想建立业务。

朱克伯格当初创造Facebook是为了好玩,开利发明冷气是因为满足客户要求。虽然研发的动机不是为了钱,但最后这些发明都成了他们致富的工具。

冷气机之父开利(左)发明冷气机,或是朱克伯格(右)创立Facebook,最初的动机都不是为钱。(资料图片)

指南六:视金钱为盟友

白手兴家、《富人是怎么想的》(How Rich People Think)作者Steve Siebold表示:“有些人与金钱总是保持着不正常的敌对关系。”

他指出:“我们被教导成金钱是稀缺的,总是难赚易使的观念。如果你要招财,就一定不要这样敌视金钱,而是想办法将它变成你的盟友。”

有些人会认为金钱是万恶,但真正有钱人会承认金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一句到尾,不缺钱,并要学识钱揾钱。

《富人是怎么想的》的作者Steve Siebold认为,勤力不是致富的首要条件。﹙Steve Siebold Facebook)

指南七:保持财务自由 不因钱停滞

有没有试过因为担心缺钱而不敢转工、不敢搬屋,甚至不能“更换伴侣”?钱到用时方恨少,到了这些紧要关头,才发现自己的财政受到各种无形控制,结果停滞不前。

控制自己财政,保持财务自由,才能令自己随心意做事,不会受困在一个地方。

如果你有齐以上七大指南,证明你距离成为有钱人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