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手表永远调快半小时 6大生活习惯成就国际富豪
“李氏力场”无远弗届,大家心知肚明。但你又知否,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出世以后已“输在起跑线”上,年纪轻轻便因战祸颠沛流离,14岁那年更因为家贫,眼睁睁看着患肺病的父亲失救身故。是故,取得今天的成就,殊不简单。有谓时势造英雄,但亦有研究指生活习惯决定人生!今日﹙7月29日﹚适逢诚哥88岁大寿,《香港01》整理了诚哥过去访问时透露的生活习惯,大家不妨趁机偷师,学到万分之一或许已能令你生活乐无忧!
习惯1、每天坚持阅读 拒看小说及娱乐杂志
为了捕捉比卡超,你或会甘愿穿梭全港,听它一声“比卡比卡”。但为了阅读学习,你又愿意牺牲多少?李嘉诚年少时已爱上阅读,不管当日如何疲惫,总要“挑灯夜读”至少一小时。诚哥更会有系统地安排阅读主题,例如宗教、科技等。他曾表示个人至爱的书籍类型是科技、经济、历史及哲学,但就拒小说及娱乐刊物于门外,认为后者实属浪费时间。
另外,李嘉诚至今仍会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及各种新闻专题文章。据称,每天早上,他的办公桌上都会放上一张当日全球新闻的列表清单,然后按自己兴趣挑选,由专人翻译,目的是为了掌握世界各地的最新变化。
习惯2、时常居安思危
创业难,守业更难。与李嘉诚同期发迹的富商何其多,但能够留低的却寥寥可数。李嘉诚曾称,他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想别的,就只会想明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事。根据他身边人士表示,诚哥是个危机感极重的人,内心无时无刻在平衡危机感与安逸感。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阅读大量资料后,设想及模拟公司的营运状况,以及面对逆境时可能崩盘的地方,然后再找着弱点转化成机会。这亦解释了不论是50年代的塑胶厂危机、87股灾、香港前途问题,以至后来的科网股爆煲,李嘉诚总是能转危为机。
习惯3、闻鸡起舞 手表永远调快半小时
清代,是中国有史以来对皇帝作息规律最严格的朝代。据说乾隆皇帝在位时,每天清晨五时便要起床处理朝政,晚上九时就要就寝。富可敌国的诚哥亦不遑多让,他曾表示不论何时上床睡觉,翌日都必定会在5时59分起身。然后在简单听过新闻之后,就会做运动一个半小时,包括他的挚爱高尔夫球。
同时,李嘉诚亦曾多次表示手上的腕表永远拨快,目的是恪守准时原则。最近他在接受彭博专访时表示,他的手表拨快了30分钟,比以往还要快10分钟,原因是即使有任何阻滞,30分钟内都足以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估计包括直升机!
习惯4、开会不要太长气
十个老板九个长气,剩低一个可能是卸膊无出席。但如果跟着诚哥去开会,可能会令你有所改观。根据长和系人士表示,李嘉诚听取汇报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皆因他本人并不认为透过无休止的会议,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时候他宁愿自行阅读、分析及判断。他甚至曾开腔表明︰“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1分钟,你已经知道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人讲了10分钟,你就会感到非常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要带花旗参去提神……”
习惯5、如无必要少上网为妙
今时今日,多得诚哥对3G网络的坚持,香港人终于可以去到边,上到边。但是,原来诚哥自己却甚少上网。多年前他在接受报刊访问时曾表示︰“两年前有一次上网花了两个多小时,以后就比较少用。我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至于你我上网为什么,乃至为何你我都不是“李嘉诚”,答案你懂的!
习惯6、将资讯简化成问题
曾经有记者提问,长和系业务遍布全球,李嘉诚是如何处理众多纷杂无章的业务资讯呢?答案是︰将它们分解及归纳成几道简单的问题。以1999年“和黄卖橙”事件为例,当时正值科网狂潮,一时间各种通讯科技的创新性令人目眩神迷。诚哥旗下电讯企业Orange的2G网络业务似乎到了转型时机。但诚哥在思考创新或卖盘的分岔路上,原来只问了两个问题︰电讯市场在如何变化、Orange是否有实力提升自己。
结果两道问题结合起来,诚哥认为技术革命势在必行,但企业本身的科研或透过并购实现改革的可能性不高,结果头也不回迅速以146亿美元套现Orange的45%股权。事后通讯革命尚未成功,科网股就先行大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