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ôme公关危机殃及雀巢 跨国巨企“缘定”法国社会党

撰文: 何敬熹 吴美茸
出版:更新:
Lancôme引起的公关危机,不但触及母公司L'Oréal,还延至雀巢。﹙路透社﹚

Lancôme近日的公关危机,不但“烧到”母公司L'Oréal(欧莱雅),还无辜殃及L'Oréal第二大股东、瑞士食品及饮料巨企Nestlé﹙雀巢公司﹚。有群组呼吁网友杯葛雀巢旗下产品。

与雀巢换股 避开国有化风险

翻查资料,雀巢早于1974年便持有L'Oréal股份,直至2014年2月才把手上的8%股权卖给L'Oréal大股东the Bettencourt family,股权降至23.29%,价值超过200亿欧元。由于两间企业各自营运,而且雀巢并非L'Oréal的最大股东,故雀巢公司法律部回复传媒就Lancôme事件的查询时解释,L'Oréal属于一间独立的公司,雀巢不能代表L'Oréal作回应。

话说回头,为何瑞士的雀巢与法国的L'Oréal扯上关系?据彭博报道,1974年法国社会党开始要求政府接管国内主要的企业,在压力底下,时任L'Oréal主席、同时兼任雀巢副主席的François Dalle,促成大股东Mrs André Bettencourt 及其家族与雀巢达成换股协议,以约26%的L'Oréal股权换取4%雀巢权益,以此引入“外资”。

L'Oréal以染发剂起家

L'Oréal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品牌,于1909年由毕业于法国巴黎实用化学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Chimie de Paris)的化学家Eugène Schueller创立。他于1907年发明了第一支以“欧莱雅”命名的染发剂配方,并在1908年申请了专利。这种染发剂,较当时的同类产品相比,可以提供更加精细丰富的色泽,因而深受市场欢迎,在法国走红。

世界大战的结束,由于愈来愈多妇女外出工作,为染走白发以免泄露了年龄,对欧莱雅染发剂的需求日渐增加。后来,欧莱雅亦渐渐走出法国,风行欧洲,先后打进意大利(1910年)、奥地利(1911年)、荷兰(1913年)等市场。Schueller亦继续研发创新,于1925年推出了可染金发的突破性配方。

1957年,Schueller离世后,公司由François Dalle接管。在他的主导下,欧莱雅大肆扩张,于1963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翌年,更收购制造香水、护肤品和化妆品的知名品牌Lancôme。时至今天,L'Oréal的市值达到9,406亿欧元,旗下产品分销至140个国家,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集团。翻查L'Oréal集团的2015年报,营业额同比增长12.1%至252.6欧元,纯利33亿欧元,纯利率约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