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说明书】致那段憾事: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学黄子华说:“失恋听情歌,等于漏煤气闩窗。”因此,耐听的情歌,一定要苦中一点甜,怎听都“死不去”。而笔者最喜爱的,就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谁都只得那双手,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令我对失去与遗憾这课题,有了些反思。

人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有人说像坐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怎样都不由自己。你必需经过很多人,也必需让很多人经过。茫茫人海中,要擦身而过,或许也要几生修成的缘。但若人人为每个回䏬、每次错摸都惋惜一番,不“郁”出病来才怪。究竟,面对失去与遗憾,该如何自处?

(《无痛失恋》剧照)

有关“失去”这课题,大家也可参考由 Jim Carrey与Kate Winslet主演的电影《无痛失恋》:

+3

致旧物:断不断舍离,不在丢不丢。

(《Happy Anniversary》剧照)

说失去或遗憾,失恋最好说。

失恋的形式与原因千百样,但大部人同喜欢以同一“步骤”处理:未整理心情,先整理物件。眼泪未干,抱着一堆情人旧物,到底丢不丢?

二人走在一起,由相识到热恋,总爱用一堆身外物来证明二人情比金坚,如幻想买了情侣表便分分秒秒都不分离、买了情侣装便人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对,容不下第三人了、手作礼物,织织复织织,折不散的了。但当分手一刻,所有甜蜜都变了另一种烦恼。丢,太浪费;不丢,心头痛。

但抽离一点看,大部份的身外物,其实你也有能力买给自己。那“定情信物”的“情”不在了,它与所有在店铺买到的货物无异。即使是一头狗,一个孩子,也不属于二人的,他们有自己生命。

说到这儿若你还想问丢不丢,我想,若达最高境界的话,“情侣表”只是一只表、“情侣装”只是一件衣服,所谓“特别意义”,也是你自己给它的。若自问道行未够,便捐了吧,起码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致旧事:遗憾不遗憾,只是一念之差。

(《13 reasons why 2》剧照)

若对方是绝对的坏情人,至少可以痛快地恨她/他;但若对方明明是理想情人,而分手是因为自己“还年轻,不懂爱花”,伤害了彼此,那才最叫人放不下心头。

但其实,这只限于我们回望过去的想像,套村上春树的一句话:“若再来一次,我相信我还是会做一样的事。”而我想,其实大部份的人其实也会一样。

一件事,快乐不快乐,也是一念之差。她/他不走,或许只是互相折磨,最后连怀念的力气都没了;而坏情人若不曾失去,又怎样学乖呢?

有人可以抱着心事十年,恋恋不舍,终日呻苦;但也有人可以潇洒离场,痛定思痛,好好做人,活在当下。两者,其实也是一念之差。

【成长说明书】人生“唔用脑”时间最可贵,适时“退步”最快乐?

【成长说明书】25+才明白再不是小孩:家人求相处,别执著相知!

致旧人:我们何曾拥有过任何人?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剧照)

会念旧物旧事,不过是因为念着旧人。

我时时想,这世界或许只有“孤独”没有相反词。想要了解失去,或许也就要先了解“拥有”。若我们为失去了的人而伤心,但我们其实又何曾拥有过任何人?

连十月怀胎的妈妈也拥有不了你,你又怎样觉得自己曾经拥有情人呢?我们只是相遇,共渡了一些美好时光。

若嫌流行歌庸俗,也可看看古人的文字-《前赤壁赋》: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前赤壁赋》

人的离合好比月的圆缺,但是圆是缺,月亮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在成长中要学会接受“失去”,何用听甚么情歌。这回事,早在中六年就该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