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现代化】中国离现代化治理还有多远? 从三件事看端倪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编注】:本文原于2017年7月7日刊登于海外华文媒体《多维新闻网》。习近平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本文则从三件最近发生的事分析中共的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并提出中共应如何去实践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近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三件看似关系不大,实则有共通之处的事情。第一件是2017年6月初开始发生的中共文宣系统对于自媒体账号和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内容的严厉管控乃至封杀。

第二件是中国乒乓球队前总教练刘国梁被调任乒协副主席,明升暗降,酿成三位乒乓球国手集体退赛事件。第三件是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传来狱中罹患癌症晚期、被保外就医的消息。这三件事都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了中共一些官员治理手段之僵化落后,离习近平提出的现代化治理要求相距甚远。

自媒体“非新闻”创办人卢昱宇(右)今年8月被重判4年。(网络图片)

首先在第一件事上,以被集中关停的腾讯微信公众号为例,其中固然不乏一些存在低俗嫌疑的账号,中共网络管理部门确实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治理,但必须真正的依法治理,但更应表现出开放和包容,因中国现时已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上述情况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是“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是传播者”,要求多元、开放,对其治理必须要遵从这一规律,就像习近平所言的“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

延伸阅读:网络维权“非新闻”创办人卢昱宇被重判4年 律师:本应无罪

遗憾的是,中共网络管理部门不仅未明白这一点,反而采取了粗暴的“一封了之”手段,既封建落后,又加深了外界对中国言论自由状况和依法治国承诺的担忧,实在得不偿失。

被关停的娱乐自媒体账号中,不少已经运营成熟、融资完成、估值过亿。据估算,此次集中关停娱乐自媒体账号,使娱乐自媒体账号及背后的投资者损失60亿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47美元)。

娱乐自媒体账号运营属于市场行为,具有经营性质,从其实际的传播内容看,应该以有没有违背中国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应该尊重市场主体的权利。但此次对25家娱乐自媒体账号的集中关停中,中共网络管理部门既未在程序上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又没给被关停的自媒体账号提供有效救济申诉机制。

被视为国乒灵魂人物的刘国梁(左)遭“明升暗降”,引发连串风波。(网络图片)

其次在第二件事上,据传国家体育总局调任刘国梁是为了进行扁平化改革。毋庸赘言,无论是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来谈,还是从举国体育体制向更现代体育体制转变的目的出发,在体育系统进行改革均是必要之举。但问题是改革必须要遵从体育规律,要周全考虑实际情况和相关人员的正当意见,既不能不顾后果地推行改革,更不能让改革沦为一些决策者拍脑袋的即兴之举。

伴随西方工业革命而来的各种问题已经让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物质生产关系并不仅仅是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自身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等等。工业科技只是现代化的一种手段,是辅助生产力发展的、优化了的物质手段。然而,真正的现代化是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态度的现代化、精神追求的现代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这些都不能够依靠科技或物质发达来完成,而是要在理念层面建立新型的观念。作为中国的领导者,中共的责任就是找到适合自身的现代化模式,一方面克服西方的缺点,另一方面要对现代化的成果有更高的要求,包括满足更多人的生活幸福追求。

刘国梁(右二)为中国乒乓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国乒兵变】刘国梁明升暗降 三将退赛抗议 体育总局斥不爱国

具体到中国乒乓球队,这是一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球队,在过去多年包揽了无数奖牌,为国家更是争下了数不尽的荣耀,与备受诟病的中国足球队堪为云泥之别。因为这个原因,在不少人看来,改革足球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为什么要改革水平本就一流的乒乓球队?而且即便改革的话,也应尊重实际,可为何要将乒乓球队的灵魂人物刘国梁明升暗降,以至于引发球员和球迷们的严重不满?

特别是在此过程中,面对三位一流球员马龙、许昕及樊振东集体退赛,以及民间舆论喷涌式的质疑声音,相关部门非但不给出合理解释,以消除公众疑惑,反而直接大举封杀网上舆论。有一种观点说因为距离中共十九大仅剩几个月时间,网络管理部门为了稳定起见,不得已管控网络上的讨论声音,官方的顾虑一定程度上能被理解,但令人难以接受。

稳定从来不是靠压制世人的疑惑获得的,而是必须建立在人民心悦诚服的基础上。古人尚且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何况今天的官员?而且即便说低俗媚俗内容以及刘晓波案不让谈,尚能被一些人理解,刘国梁事件又为什么不让谈?中共文宣系统是否明白,究竟什么可谈什么不可谈?

刘晓波作为公民,他有言论表达的自由,不应该也不能因为他的言行不符中共价值观就随意抓捕。(郝建提供图片)

最后在第三件事上,一些官员的做法更是在国际舆论上陷中共于被动境地。不可否认,诺贝尔和平奖是否已经被政治意识形态化,刘晓波是否有资格获奖,以及他的主张是否合乎中国实际,皆存在争议。但就像中国宪法所承诺的,刘晓波作为公民,他有言论表达的自由,不应该也不能因为他的言行不符中共价值观就随意抓捕,甚至重判入狱,那样的话,和中共反对的封建王朝的因言获罪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共一些官员的错误处理,才让刘晓波从一位普通的异见人士成为国际知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共过去多年积极改善的国际形象。在这一点上,当年轰动一时的陈光诚事件,亦是因为中共一些官员毫无法治意识,错误地打压甚至迫害,才让一件小事恶化为震惊国际社会的人权事件。

有指中国当局为了不让刘晓波保外就医,刻意篡改医疗检查报告。(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刘晓波患肝癌晚期 代表律师莫少平:已办保外沈阳就医

面对近日传来刘晓波癌症晚期的消息,本来以为中共政法系统和文宣系统在经过以前教训,会懂得妥善应对。遗憾的是,中共一些官员依旧有些摸不着头脑,竟然选择在YouTube上偷偷摸摸发视频,以展示刘晓波在狱中未受到虐待,不料适得其反,令外界质疑为何要采取偷偷摸摸的行为?为何不能有更好地与外界沟通方式?

上述三件事虽然都只是个例,但不可不察。某种程度上讲,依法治国和现代化治理,多数时候不是体现在99%的日常事务之中,而是体现在1%的案例,体现在一些关键而重要的事情上。显然,在这三件事上所体现的1%上,公民权利并未得到有效保障,官员治理手段更是被证明愈来愈跟不上现代社会,已经陷入结构性困局。

结构性困局必须透过结构性手段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予以化解。《多维新闻》网曾将习近平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炼总结为“第五个现代化”。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第五个现代化”进行了诠释,习近平当时表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可见,法治是中国“第五个现代化”的当然之义。

以此标准来审视上述三件事,既说明一些官员的行为严重不符“第五个现代化”的要求,权力本位的官僚主义思想非常严重,又反过来说明“第五个现代化”是结构性手段和方法,中共一些官员必须将其落实到每一个案例上,否则类似的错误教训将一再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