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拟禁售纸扎冥币引争议 台湾金纸文化如何走到今天|历史探秘
随着现代人环保意识逐渐上升,对于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影响环境乃至于气候变迁的行为也格外关注。近日,山西省司法行政网颁布了《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禁止生产和销售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之规定,引发大众争论。
对此,山西省司法厅行政人员表示,该条例草案尚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这几天已收到部分民众的意见反馈,“欢迎不同的声音”。为何禁止民众生产、贩卖纸扎品会引起这么大的纷争呢?这可以从民间信仰与传统祭祀文化中找答案。
在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中,类似焚香、烧香的行为皆具有特殊意义。以中华文化来说,无论是手拿线香,还是烧纸扎、纸钱,“烧”这个动作以及烧过后产生的烟、味道,象征人们与鬼神沟通的媒介。
学者研究发现,未经点燃的香,由于没有产生烟、味道,代表无法与神明、祖先“交流”,而不被人们赋予更深的意涵。因此传统民间信仰中,总是充满各种与香、火有关的词汇。比如:进香(信徒到庙中祭拜)、分香(到宫庙求取神明的香火带回去供奉,即神明的分灵)、刈火(神明的分灵庙回祖庙朝觐,同时分取祖庙香炉内的香火带回分灵庙中)、香灯脚(闽南语,进香客)。
其中最特别的就是“香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进香,像是民间信仰的观念就认为信众多、香火旺会增强神明的灵力;若香火不足,神明不仅会衰弱甚至还会另觅他处,因此多用“香火鼎盛”作为庙宇贺词。第二个含义则意谓子孙或文化传承,由此即可知道烧香于传统文化中有多重要了。
香、烧纸扎既然在宗教祭祀仪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倡环保、降低空气污染的现代社会,该如何说服大众减少烧香呢?其实山西省司法厅想改善、规范省内民众烧香、烧纸钱的行为,或许可以参考台湾近年对于宫庙、祭祖的烧香改革。
台湾于1990年代至今,不分蓝绿政府皆不间断地向大众提倡宫庙、节日要减量烧香、烧纸钱等观念,比如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的台北天后宫,早于1990年代便开始推行一炉一炷香,至今减量到只剩六个香炉烧六炷香。除此之外,很多寺庙还会加强、改善庙内通风,让空气流通,不再烟雾迷漫。
不过,2017年时由于民进党政府打算提高宫庙减香的速度,导致全台约有50间庙宇,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对“减香走到灭香”表示抗议。目前仅主祀关圣帝君的台北行天宫、祀奉观音的台北龙山寺,分别于2014年、2020年起成为禁烧香的寺庙。
另外,为降低民众因扫墓导致发生火灾的机率,各地方政府在清明与中元前后亦会大肆倡导。近年已发展出将纸钱集中收运的方式,民众把买来的纸钱放入环保纸袋中,交给清洁队集中处理。清洁队在烧纸钱之前,亦会请道长举行净炉仪式,让民众的心意不会因为将纸钱改送到焚化炉焚烧而受到影响。
其实自清末接触到西方文化以来,中华传统文化至今受到许多冲击与挑战,如何兼顾传统,是现代人要不断学习的课题。但可以确定的是,仓促、强硬的改革方式,在悠久的习俗面前,仍会遭受许多抵制,而这也是两岸都会面对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