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小满香港劲湿热? 中医师:贪凉饮冷易出湿疹、香港脚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中国以农立国,古人为了适应天时地利,收成更多的农作物,于是制定了廿四节气,用来指出一年中气候寒暑变化的周期规律。本月21日为廿四节气中第8个节气“小满”,到底小满的含义为何?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满是否有特别注意的地方?

小满是廿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每年5月21日或22日期间,太阳到达黄经60°,此时正是小满。

事实上,小满之名有两种含意,其一与麦类等夏天成熟的农作物有关。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此时节,中国北方的农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农谚中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与此同时,南方会踏入雨水增多的时节,民间亦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

在小满时节,麦类等农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新华社)

与立夏时节南北地区气温差异大有所不同,当经过小满时节后,全国各地都会渐渐进入夏季,南北温差会进一步收窄,降水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廿四节气中只有小满,并无“大满”,因为半个月后麦类等农作物已成熟,彼时就要开镰收割,因此该节气叫“芒种”,民间亦有“小满不满,芒种开镰”的谚语。

小满时节有祭三神、祈蚕等民间习俗。在古时,水车车水排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大事,因此古人会祭三神,包括水车、牛车和丝车,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传说中,水车车神是一条白龙,因此古人会于水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拜祭,并供上一杯清水,祭拜时将水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的意思。

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养蚕尤其在江浙一带极为兴盛,惟养蚕既辛苦又漫长,蚕丝得来不易。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古人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会举行“祈蚕节”,祭祀蚕神。

小满时节后,气温会明显升高,雨量相对增多。根据香港天文台统计资料,在小满时节,香港气温介乎19.1°C至30.3°C,其中以2018年的气温纪录最高,达34.7°C;相对湿度最高可达97%,降雨最多有138.6毫米雨量。

徐泽昌提醒,市民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脾胃的负担。(资料图片;龚嘉盛摄)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香港气候更又湿又热。注册中医师徐泽昌博士接受《香港01》访问时提醒,虽然天气愈来愈热,但此时也不应贪凉饮冷,以免脾胃受损,令湿邪积聚体内,否则容易出现湿疹、风湿痛、泄泻、香港脚等。

同时,市民在饮食上应少吃浓味、肥腻辛辣的食物,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平和体质的人士可多吃冬瓜、薏仁、赤小豆、山药等。在食疗方面,徐泽昌建议可饮用冬瓜薏米排骨汤,有助清热解暑、健脾袪湿。

冬瓜薏米排骨汤

材料:冬瓜600g、生熟薏米各15g、干淮山30g、瘦排骨半斤,蜜枣2粒

制法:

1. 冬瓜连皮去核,切块备用。

2. 瘦排骨洗净汆水,备用。

3. 生熟薏米、干淮山及蜜枣洗净。

4. 加入水及材料于煲内,先大火煮滚10分钟,然后转用细火煲约1.5小时,即可饮用,可放少许盐调味。

使用注意:体质虚寒者及孕妇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