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门派”存在吗 解密中国传统武术的虚与实(下)
近期中国大陆出现一位自称“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的马保国先生屡屡登上热搜榜,除了在某些网站不断大量涌现恶搞他的视频,马保国口中“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我大意了,没有闪”等金句,也成为网民制作网络表情包的素材来源。“马保国现象”除了体现当前网络世界蓬勃发展与集体创作的创意无限,也反映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格斗技之间的“较量”,以及人们对武术“门派”的种种迷思。《多维新闻》专访任教于台北市中山女中的国文科教师林世奇,请他以教拳27年来的经验分析一般人对网络约架和武术“门派”的错误认知。
此前,《“武林门派”存在吗 解密中国传统武术的虚与实(上)》已经刊出,今刊出下篇。
当代“功夫宗师”辈出?! 实则文化骗子
无论是近期马保国的“闪电五连鞭”,或过去戴廷龙的“凌空劲”,影视作品《叶问》、《一代宗师》,都在过度夸大中国传统武术,让人看了神乎其技的感觉。2017年,中国大陆体育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术赛事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规定不得自创门派、私下约架、恶意攻击、相互诋毁、歧视他人;不得自封“大师”、“掌门”、“正宗”、“嫡传”等称号以误导群众。对于大陆政府出台这些限制性措施,林世奇认为,并非这些人会对政府统治造成威胁,而是这批人玩过头了,对社会风气影响恶劣,不得不加以禁止和导正。
所谓“门派大师”的浮滥,并不是什么文化复兴,反而显现了文化力量的不足。正因为底蕴不足、缺乏文化自信,所以人们对这种虚妄的东西才会有所渴望,这些文化骗子才会有市场,以此进行营销捞钱。大陆官方立下这些规定,不过防止文化被恶搞、社会更浮躁而已。台湾之所以没有类似的规定或限制,不是因为在台没有文化骗子,而是台湾的情况没有严重到需要这样处理而已。
至于现代人跟风习武方面,林世奇认为这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想学就学,只要经济许可,不必干涉。至于受骗上当,这就像诈骗集团猖獗,政府三令五申,到处都在提倡防止诈骗,但想骗的、会骗的还是能得手,不是提倡不力,有时是受骗者过度软弱。人只要没有过多的贪欲,对现实没有太大的焦虑,对于那些夸大胡扯的神话,最多也就是一笑置之,又怎么会受骗上当?况且与诈骗集团相比,这些假武术能骗到的比例很低,影响不大。若要推广武术知识,应该寻求更有意义的目标,不必以防骗为目的。
网络约架只为赚流量和利益 无关荣誉
针对近年网络上“武术约架”的影片广为流传,例如综合格斗运动员徐晓冬约战魏雷(雷公太极)、马保国(浑元形意太极门)、丁浩(咏春拳)、吕刚(咏春拳)等人,想证明现代格斗技优于传统武术。不过林世奇却认为,这种“武术打假”、“网上约架”现象,不过就是种商业的营销手法罢了。
林世奇表示,现代对传统武术教学的宣传,有的靠武侠魅力编故事,有的伪造各种“门派”宣传。这些人玩过头了,练现代搏击的人就回过头来玩他们,借着“武术约架”提高自己的流量,有流量就有打赏、现金流,以此牟利。换句话说,这些活动多以实际利益为出发,你靠吹牛吃饭,我就靠打假吃饭,这里面没有什么太高尚的东西,和师门荣誉也没太大关系。
至于中国传统武术界有没有彼此的较劲呢?林世奇回答,这是一定有的,例如保镳护院时真正的生死决斗,或者是清末以后才有的擂台。不过关于擂台赛,本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历史上并不多见,比较有名的是1954年在澳门的“吴陈比武”(太极拳吴公仪、白鹤拳陈克夫)几乎成了笑料。至于后来创办“精武体操会”(后改为精武体育会)的霍元甲于1909年至上海与英国大力士奥比音“比武”,或者精通形意拳、八卦掌的韩慕侠于1918年在北京六国饭店(今华风宾馆)击倒俄国大力士康泰尔,那都是争民族尊严,不是什么“门派”较劲。
中国传统武术来自实战 练武回应内心初衷
电影《一代宗师》有句台词称:“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下啰,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林世奇也认为,所有的武术要在过去的社会中留下来,都是靠实战检验,打赢了就站着说话,打输了就躺着闭嘴。传统武术是经过历史洪流选淘后的文化结晶,但时空剧烈变化,这种“活遗产”未必能完全保留。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至多是这个时空里接收的仅有信息,根据学习者的资质和努力的程度,在身上“长”出来的东西,仅此而已。这些练拳的人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就等同于“传统武术”的全貌。
林世奇强调,传统武术是冷兵器时代遗留的产物,但冷兵器时代已过,我们看到的,只是传承者身上的“残留物”。正因每一个传承者的师承、聪明才智、毅力相异,所以身上能体现的传统武术价值也各不相同。如果要替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说句话,应该是回到“学习者”的位置与心态上,问问自己练出了多少东西,领悟理解了多少,能为它诠释、提升到什么地步,并且要记得:我们没有资格替它回应什么,只要想着回应自己:为何要练武?武术的价值在哪里?如果能从中受益,应该怎么样调整才能更有效?这不是传统武术要回应谁,是我们要回应自己。
对于如今传统武术多在练习套路、缺乏实战训练,林世奇认为,传统武术在旧社会里发展成熟,本就是实战功能的产物,但市场供需原则决定一切,经过时代环境的巨变,传统武术的存在条件已经不同,若大环境对实战的需求不强,供应自然就会减少。要不要增加、增加多少实战训练,那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想多做实战就多做实战,那是在学习和锻炼过程里,自己决定要不要调整增减的东西,并不是传统武术欠缺的。
小说电影引发“武学热”?
过去在新古典武侠时期曾流行《江湖奇侠传》(平江不肖生)、《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等武侠小说,甚至有人为此离家至深山老林“练功”,林世奇表示,那都是在二次大战前,时代距今已非常久远。如今武侠小说的阅读人口正在以光速般流失,一个班上三四十名学生,看过金庸小说的不会超过三人,一般情况是零个。《叶问》系列电影拍完热上几年,也早就已经退烧了。要说修真仙侠、手机游戏倒还有,哪里有什么“武学热”?
现在的周末假日早上,若是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绕上一圈,90%都在跳舞,其余10%中也许有练拳的,但也都是中老年人。换句话说,这个年代其实没有多少年轻人想学传统武术。这是一个3D当道的时代,一般年轻人的喜好,总是受到媒体网络所影响,现在年轻人对武侠并没有那些想象与热情,除非影视媒体有新的创造力爆发、造成什么旋风,否则没有什么发展“武学热”的条件。那个时代,恐怕已经过去了。
针对“马保国现象”,2020年11月28日,大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一文,批评马保国“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口口声声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做的都是伤害传统武术的事”,并呼吁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应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