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兵器.判官笔|史实中的“银钩铁画” 用法却非“光明磊落”

撰文: 李开泰
出版:更新:

在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往往可以用判官笔打人穴道,甚至能以之抗衡各种大型兵刃。《倚天屠龙记》里的武当五侠张翠山,便是以判官笔行走江湖,赢得了“银钩铁画”的美誉。究竟现实中的判官兵,是否都有如此的威力?又有什么门派依然在传承判官笔?

延伸阅读

飞九宫.转七星|史实版“天罡北斗阵”练法 形意八卦的古传技艺

【刺客教条:维京纪元】历代刺客必备法宝 袖剑是否真的存在?

暗器判官笔

判官笔,又名状元笔,是一种貌似毛笔的短小兵械,设计与“峨嵋刺”相似。由于判官笔多用于近身突袭,较少时间与人直接对叠,故亦会归类成暗器的一种。

判官笔笔身粗圆但笔头尖细,部分样式甚至会两端带尖,前后俱能刺击敌人。判官笔的笔身长度一般都介乎20至30厘米,多以硬木和金属制成。受峨嵋刺影响,近代的单尖判官笔会在末部位置附上一个圆环,双尖款式则会在中间。对敌之时,用家可以将手指套入圆环之中旋转,攻击敌人。

善于突袭 不作主攻

在不同的文艺作品中,都能见到游侠或者江湖奇人手持判官笔与人对敌。但现实是,短小的判官笔根本不适合用来对付枪、棒,以至刀、剑等常用兵器。而在瞬息万变的搏斗当中,亦难以笔尖准确地击中敌人手臂、身体的穴道。故此,判官笔在战场上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至少未有研究证明它曾被广泛应用于军旅竞技之中。

恰恰相反,判官笔的真正长处,是它轻巧便利,能够随时藏匿在衣袖、裤脚等暗处。待距离拉近了后,便可以对敌人施以突袭,用笔尖攻击眼、颈等脆弱位置。因此判官笔的技法,基本上都是以穿、点、挑、戳等近身的发劲为主,套路的幅度亦较一般兵器演练为小,惟独在某套路中间会有几下翻滚、跳跃的动作。若果不纯粹是为了美感的话,那可能是突击以后的回避姿势。

在现存的武术流派中,以八卦掌传人使用得判官笔较多。大底判官笔的设计,有利于施展八卦掌的转掌功夫,原理与紧贴掌型的“子午鸳鸯钺”类似:

不在十八般武艺之列

另一个会用上判官笔的流派,是在香港享负盛名的大圣劈挂门。大圣劈挂创自“五虎下江南”中的耿德海,他的足迹曾遍布大江南北,故此大圣劈挂门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奇门兵器,其中便包括了一套六合判官笔。

万荣佳师傅指出,判官笔并不在“十八般武艺”之列,而是一种独特的奇门兵器。今人经常把“十八般武艺”中的“挝”,当成判官笔的大类,主要是因为挝同样貌似毛笔,有时亦会被写成笔挝。但其实挝的长度一般都近乎大枪,即便是短挝,末端部分亦呈爪状居多。按照明代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挝用“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跟判官笔的样式和用途大相径庭,两者该无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