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匣子.首里城大火】古迹难逃祝融 台湾老屋半夜会“自燃”?
超过500年历史的日本冲绳古殿首里城,10月31日凌晨发生大火,燃烧3个多小时仍未扑熄,主殿、南殿及北殿几乎全部烧毁,当地民众心痛落泪。
4月15日,有近80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同样遭遇祝融之祸,举世震惊;去年(2018年)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同样遭大火吞噬,2,000万件馆藏付之一炬,对美洲文明以及历史保存是一大浩劫。愤怒的巴西国民因而走上街头。
在台湾,老旧的古迹不明原因的失火却已见怪不怪,更有人揶揄“古迹失火”已经成为一个都市传说。台湾的古迹失火不单是因为古迹年老失修,也不是因为维修工程,更多的是无法解释的“神秘大火”,反映的不只是古迹保存难题,更是屋主、建商、政府、文资团体间的角力。
2016年,有75年历史的北港糖厂厂长宿舍在断水断电还下雨的夜晚,离奇自燃,整栋建物付之一炬。此外,2007年台湾第一座总统官邸,蒋中正曾入住的阳明山草山行馆在2007年的雨夜也付之祝融。
频繁发生的火灾使台湾网友在维琪百科编列台湾文化资产火灾列表,从1894年开始,共有143文化资产曾发生火灾。但被推断为人为纵火的共有15起。更有网友制作“全能古迹烧毁王”的游戏,讽刺台湾文化资产保存的恶劣状况。
据制作“全能古迹烧毁王”的台湾“图文不符”团队统计,平均每一个月台湾都会有至少一座古迹离奇失火,且时常发生在该地段要开发或列为古迹的“敏感时机点”,台湾网友甚至开玩笑说这种老屋自燃也可以视为一种替代能源,为每到夏天就缺电的台湾纾困。
2016年台湾新版《文化资产保存法》上路,是该法35年最大幅度的调整。除降低古迹提报人资格从所有权人到全民,认定历史建物标准亦放宽。但台北市长柯文哲对此表示,“台北市被指定为古迹有400处,但要修古迹又没钱,修不好又被开罚”,他更表示,年久失修的古迹晚上会有自燃现象,说法引起外界质疑,更因此数度杠上文化部,但从柯文哲的这段话其实揭示古迹修复需要经费、保存有其难度的问题。而古迹、老屋保存其实也难脱屋主、建筑商、政府三方的角力,各有各的立场。
对屋主而言,住宅列入古迹会出现以下问题:拆掉古迹后盖成其他房地产的价值或许更高、居住在古迹内的法律限制、以及政府奖励与实际维护的花费不符,申请补助程式繁琐等,这些都让许多屋主对于住宅或私有房产成为法定古迹排斥,而在房屋要被列为古迹的前夕,干脆让一把大火解决所有的烦忧。
根据台湾媒体《联合报》报道,新版《文化资产保存法》,虽然祭出容积移转、房屋税及遗产税减免等招数,其实对古迹所有权人来说并没有太多利益加上政府在古迹被强拆后并未处罚失职官员,使得新法上路后古迹被强拆的案件反而增多。
都市更新与古迹保存的拉扯
古迹保存认定以及对文化资产保存的态度不一致,也使得文资团体和政府、屋主常起纠纷。2015年,台北市长柯文哲曾于广慈开发案里民说明会,谈到想拆约40年历史的福德平宅,但他表示因为怕“文化恐怖份子”拉白布条抗议,失言引发争议。
都市更新与文化资产保存,是开发建设跟文化价值、共同记忆的冲突,然而,透过良好的建筑设计与规划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确实有机会在都市更新中保存文物。只是在政府和文资团体若持续敌对及寸步不肯妥协的情况下,古迹保存如何纳入都市更新规划中在台湾仍缺乏具建设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