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俗女养成记》爆红:大龄剩女爱情与面包的无奈
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遭民进党立委管碧玲爆料,指柯文哲曾表示“30岁以上的未婚女性是残障停车位。”虽然他严正否认,但是由于柯文哲在歧视女性言论有许多“前科”,加上他2015年也曾表示“一个国家30岁的未婚女性占30%,将造成国家不安定,还会有国安危机”,因此,此次仍旧引发不小风波。
而关于对未婚女性的歧视,柯文哲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这几年,两岸三地晚婚、不婚的女性越来越多,日前以同时段收视率冠军风光下档的台湾电视剧《俗女养成记》,剧情叙述一位39岁却丢了工作和爱情的女主角陈嘉玲(谢盈萱饰演)的人生故事,并透过女主角儿时记忆勾勒出1970年代的台湾,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俗女”,创下台湾华视13年来自制剧集的收视纪录。
《俗女养成记》除了重现过去的时代光景是一大卖点外,39岁“没车、没房、没老公、没小孩”的陈嘉玲没办法成为人生胜利组的“淑女”,但也选择在家人对自己、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中与身为“俗女”的自己和解,短短10集创下高口碑与高讨论度,许多观众纷纷表示,“我也是俗女!”片中的女主角,而她的成长的1970年代,禁说方言(闽南语)、戒严,猪哥亮的歌厅秀等也唤起无数台湾人的记忆。
大龄未婚女性: 快乐不只一种
亲爱的陈嘉玲,妳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来,作梦又醒过来。妳又是从几岁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妳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妳自己。
放下“高薪”的工作、夫家布置装潢好的新房子,买下一间鬼屋,没有想好下一步要怎么走,但是仍然爱著这样的自己。这是同样身为女性的导演严艺文要给所有观众的温暖提醒:请喜欢现在的自己。
而从陈嘉玲与自己“和解”来说,其实就是不勉强自己走入家庭、结婚,而要过属于自己认定的“快乐”人生。而这种“不婚不生”的现象,对于华人社会传统观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意识仍然存在的台湾来说,逐渐从叛逆的想法转变成一种越来越多可以接受的新形式,不走入婚姻是这个时代的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台湾少子化严重 结婚年龄攀升
根据台湾内政部户政司人口统计显示,2018年全台30岁以上的单身人口正式超过600万人,占30岁以上人口比例近四成,其中,单身女性人口已高於单身男性60万人。此外,根据台湾内政部的统计资料,台湾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2018年为31.9岁,男性则为34.6岁,男女都有越来越晚的趋势。
台湾少子化严重,“世界人口综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19年的各国生育率报告中,台湾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是倒数第一。单身人口的膨胀和少子化的现象,但是不管是政府政策或是传统家庭传宗接代的压力,都没有办法明显提升台湾人更想步入婚姻或生育下一代的意愿。
台湾“六年级”女生的经济现实
陈嘉玲在剧中成长于台南一家中药店,1970年代出生的她经历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贫富差距被明显的表现出来,让她对都市的生活心生向往,于是离乡背井前往台北市──这是台湾许多人共通的回忆。
但是和更早就前往都市并获得成功的先驱不同,当她进入职场时,台湾的经济红利其实已经到了顶点,她面对的是2000年后的薪资冻涨和房价飞涨的年代。更不利的是,长期身在都市的她和家乡的连结被割裂了,但却又不能真正的融入都市的生活,一句“我是陈嘉玲,一个住在台北但永远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儿,今年39岁。”打动了多少“北漂”的心声。
看陈嘉玲的成长故事,很多六年级(民国六十年代,即公元一九七零年代)的台湾女生也在回忆自己的过去以及在乡下的生活,一封情书会被传到街头巷尾都知道;小孩不见的时候动员全村去找以及大大的乡里广播器;去班长那个漂漂亮亮进去要换拖鞋的家里,觉得说国语比较高级、不知道为何眼泪总会不小心滴到晕开上面一个个字的作业簿以及那一条条用橡皮筋串成的跳绳。
离开家乡时向往的都市生活,却好像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为什么不在都市买车、买房,成为“真正的”台北人?因为负担不起。为什么不能结婚?因为无法满足双方的期待。终归来说,为什么会成为“俗女”,而不能成为“淑女”?因为“失败了”,又或者从来没有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导演严艺文说过,《俗女》是一部“与失败的自己和解的故事。”而这部剧的大受欢迎,正是因为打中了许多人的内心。嘉玲阿嬷在临终前说,“自己的愿望是能够自由的做自己,做回李月英。”时代变化社会观念也在转变,成功的女性或许不在必备房子、车子、老公以及孩子,而是找到属于自己快乐的方程式,这是小成本制作的《俗女养成记》给大家的温暖提醒,也是它能疗愈人心爆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