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纪录中国的“决定性瞬间” 摄影师刘香成将启程拍摄一带一路
3月16日,由联合出版集团主办的2024年名家讲座“中国的影像”邀请著名新闻摄影记者、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得主刘香成,探讨如何透过镜头在全球视野下讲述中国故事。刘香成的摄影作品捕捉了中国时代发展,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城乡风貌和人民精神气质的变化,留下许多历史“决定性瞬间”。
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全球经历了几件大事,刘香成都在现场,他以美国记者、中国人的身份,透过相机纪实。刘香成回忆,自己刚入行时还是胶卷的时代,作为《时代周刊》第一个驻北京记者,他都要把拍摄好的胶卷送到北京机场,寄到纽约才能联系出版社把照片洗出来,过程繁琐也让他意外遗失了一组胶卷。
如今步入网络时代,刘香成的摄影之路还在继续。他表示,自己将于3月底启程拍摄“中国一带一路”,他称赞,一带一路是比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规模还大的工程,是21世纪“最难能可贵的工程”,此趟旅程他预计将到访30几个国家。在演讲开始,刘香成就放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slide,勉励香港人“走出香港,面对全世界。”
刘香成1951年出生于香港,十岁前在福州念书,正因在内地度过童年,使刘香成对中国、对政治有了兴趣,长大后就到美国念国际关系,因选修《Life》杂志摄影师Gjon Mili的摄影课,辗转做了他的实习生,展开了自己的专业生涯,先后担任《时代》及美联社的首席摄影记者。
毛泽东去世之后,也是刘香成回到中国的时机,虽然赶不及回去采访毛泽东的葬礼,却刚好见证一个新时代之始。刘香成介绍,自己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前,曾拍摄深圳,当时深圳是一片片农田,刘香成说,“当时世界不相信中国,也不相信中国能做出一带一路”,但如今深圳高速发展,GDP甚至已经超越香港,而中国的一带一路也有了阶段性成果。
刘香成在“中国的影象”讲座中分享,摄影是一种语言,就像文字帮助我们思考问题,如何用摄影来思考,就会呈现不同的画面。他举例,不同国家的人透过拍摄呈现的中国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布拉松(Henri Cartier-Bresson)拍摄的中国,德国人拍摄的中国、中国人拍摄的中国就会不一样。
刘香成也分享,摄影透过画面和观众产生共鸣那是摄影人最开心的时候,“怎么样透过摄影表现情感?用画面和内容让观众保持共鸣?”是需要思考的,他也勉励在场的听众,“尊重李始,努力学习。”
现场有读者提问,为什么刘香成的摄影照片当中都有“人”的出现。刘香成则笑答:“人还是对‘人’最感兴趣的!”
刘香成也分享自己近日在整理照片,其中一半的照片没跟读者见过面。2023年,浦东美术馆推出他摄影展“刘香成 镜头 · 时代 · 人”,近200件作品中超过半数为初次展出。这也是他首次将视角扩至全球地区,为国内观众带来摄于中国之外的作品。该展览吸引41万人前往观展,创下新的纪录。
今年,刘香成整理作品出版《决定性瞬间——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中文繁体版,这是首部全面回顾刘香成摄影生涯的纪实摄影集,书中收录了作者精选的200余幅作品,这些“决定性瞬间”从日常生活折射时代变迁。
《决定性瞬间——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
作者:刘香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
出版日期: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