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选片】看见战争与难民:偷渡者也自拍

撰文: 陈奉京
出版:更新:

叙利亚内战五年,首次实现临时停火协议;被战火摧残过的阿富汗、伊拉克,到现在依然未有真正的和平。去年的难民潮再次提醒人类,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地之战祸可以波及全球。我们从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挑出六部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它们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描写的是那些受战争影响的人。

《上帝花园的小孩》(The Land of the Enlightened)

导演:Pieter-Jan De Pue

《上帝花园的小孩》剧照 (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子弹没有了用途,便拿去换食物,坦克也可以拆成铁块卖掉,美军也将撤离,看似战争已经结束了,是这样吗?本片以结合虚构的记录手法,七年间拍摄四群经历阿富汗战乱的小孩,他们中有采矿的、拆坦克捡地雷赚钱的、偷种偷运鸦片的,还有查检走私的童子军。战争爆发时,这些只有十来岁的小孩或许还未出生,战火没有杀死他们,但他们却要以惊人的方式求生,沧桑也早早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流离父子》(Babai )

导演:Visar Morina

《流离父子》剧照(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有叙利亚难民之前,20年前的德国就是东欧难民、移民和偷渡客投奔欧洲的目标地点。故事发生在90 年代,科索沃深陷种族冲突和内战的泥沼,父亲把心一横,扔下相依为命的儿子 Nori 偷渡德国碰运气。殊不知 Nori 不怕危险,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到德国找爸爸。途中经历种种考验,看尽残酷世界,Nori 能否成功到达德国,与父亲团聚?

《战火浮城》(Mariupolis)

导演:Mantas Kvedaravicius

《战火浮城》(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同样是东欧的乌克兰,随著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多个城市也需求独立,和政府军爆发战斗,其中一个受波及的城市就是本片拍摄的马里乌波尔市。战事结束后,导演带着摄影机走访战后人生,不重梳理局势,而是游目四顾人民的精神状态,如何重整生活。剧院里,合唱团正为胜利纪念日努力练习;渔人依然只是希望渔获丰富;曾是斗争现场的钢铁厂,工人也依然专注地在工作。这个城市究竟有没有因为战争而发生变化?

《德昂》

导演:王兵

《德昂》剧照(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去年,缅甸政府军在缅甸北部与当地武装力量爆发战事,大批德昂族难民越过边境,逃往中国云南。中国独立电影导演王兵冒著危险,与难民共度日夜,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三餐不继、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北非偷渡手记》(Those Who Jump)

导演:Abou Bakar Sidibé / Estephan Wagner / Moritz Siebert

《北非偷渡日记》剧照(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北非国家摩洛哥,是非洲与欧洲之间的交通要道,数以千计的非洲壮男准备越过边境的高围铁丝网。其中一名偷渡者拿着摄录机到处拍摄,拍到了非偷渡者难以拍到的画面。这位偷渡者最后也发现,从镜头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说他逐渐爱上了摄影,在摄影时他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人问他,摄录机从何而来,他说是有人送给他的。那人正是本片导演。

《白武士神圣任务》(The White Knights)

导演:Joachim Lafosse

《白武士神圣任务》剧照(图:香港国际电影节)

战争的惨况,我们都有眼见,但我们并没有能力制止战争,到底能够做些什么?电影讲述一个西方志愿组织,到非洲国家乍得救助战火下的孤儿。是否只要凭着善心和热情就能改变世界?导演似乎不太认同,于是救助行动一波三折,组织内部也出现分裂,最后如何收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