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趣电影文化之旅】黄金中心旧时是戏院?英国艺术家现场导赏
站在石硖尾北河街的旧发廊门前,可知道这里曾矗立着一座戏院?走到一个只见几个老人在晨运的球场,又能否让你联想起电影《愤怒青年》的血腥打斗场面?曾经,香港拥有过百间戏院,但近年戏院数量大降至大约只有五十间。不少戏院今天已被拆卸或改变用途,来自英国的跨域艺术家Bill Aitchison早前主持了一个《“港”电影,“港”文化——一次表演式的文化导赏团》,以外来人身份带香港人沿着石硖尾、深水埗等地区走,重温香港旧有戏院的面貌以及一些本地电影的拍摄场景。图片:香港旧照片官网、由受访者提供
恶补香港电影 从Google 地图找地标
该文化导赏团是早前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主办的“思前想后艺术节”其中一项活动,主办单位请来现时于南京大学任教表演、戏剧以及写作的英国跨域艺术家Bill Aitchison来港主持导赏团,将香港独有的电影文化融合戏剧、音乐及表演等元素。 导赏团涵盖的香港电影极之地道,例如是1973年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愤怒青年》、1998年的《生化寿尸》以及2004年的《饺子》等等。虽有看过香港电影但坦言不是专家的Bill指,资料搜集的过程主要由团队建议,主题环绕香港电影院、文化遗产,他又请朋友介绍香港一些不同时代、类型和地点的电影。“因为这个计划,我开始看不同的香港电影,自己写笔记,同一时间亦做有关演员、电影院等资料搜集,然后我会google街景,找出电影的取景场地,看电影与场景如何互相连系。最后看过的香港电影,比起实际在导赏圑提到的多于一倍。”Bill如是说。本来他们计划在有不少知名电影取景的中环等地进行导览,但最后Bill选择从艺术节的展览场地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出发,在石硖尾、深水埗、九龙城等油尖旺社区进行导赏。
以娱乐方式学习社区文化
“我希望导赏团是有趣、有娱乐性的,同时又具资讯性,可以启发到人 。”Bill与学生们为导赏团准备了超过十个地标,首先从JCCAC出发,经过深水埗及长沙湾等地,提起《饺子》、《愤怒青年》、《火拼时速》及《生化寿尸》等多部在在该等地区拍摄的香港电影。除了说明电影的拍摄背景,Bill亦会绘形绘声、手舞足蹈地重温电影的场口,又塑造与电影相关的气氛,更会配合新鲜饺子、葡萄适等道具,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又在自己身上贴上筷子、整串香蕉、烟斗等,犹如行为艺术般引来途人注目。探访电影实景以外,Bill又带观众来到旧址为“皇宫戏院”及黄金戏院的发型屋及黄金电脑商场门前,谈谈昔日香港电影院林立的年代。导赏团更走到长沙湾政府合署前,以电影《千言万语》作引,娓娓道来道来八十年代的越南难民营事件,诉说电影与时代重要议题的关系。
以《十年》作结 “香港如简单版中国”
来到导赏团的尾站,Bill 带大家走到电影《十年》中《自焚者》出现过的天桥作结。Bill 说:“今次的导赏团希望涵盖香港不同的元素,考虑到《十年》亦代表着香港重要的时代现况,所以也挑选了这部电影。”Bill虽曾经来港,今次却是首次在香港逗留超过两天,他表示对香港的印象与从前没有太大差别,反自觉自己的变化更大,可能因为现时于南京工作及居住,他自言:“我的意识不同了,香港给我感觉像是一个简单版的中国,因此某程度上,香港感觉亦更为接近,我自然想了解这个地方更多。”日后Bill也想继续留意香港的电影,他笑说除了写实、独立的电影之外,像是《锦衣卫》这类“B Movie”(低制作预算的粗糙影片)也很吸引。
关于Bill Aitchison
Bill Aitchison,英国跨领域艺术家,分别在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和密德萨克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获得艺术本科和硕士学位,主修视觉艺术与戏剧;亦曾在法国哑剧艺术学校学习三年并获得专业学历,之后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College)攻读了实践性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南京大学并活跃于中国及英国两地,曾在欧洲、亚洲、中东及美国等地进行个人行为表演,同时有关他的影像作品也在剧院、艺术节及展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