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风俗发展史 摆花街何事花开满地?与风月又有何关系?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艺文编按】香港开埠初期,欢场行业曾有一段风光的日子。风月产业兴盛十数年,侧面帮助了香港民生与社会的发展。《香港百年风月变迁》为上世纪作者于报章刊载专栏的文字结集;采用小说文体,以亲切有趣的“三及第”文字,历述有关香港“风月”的掌故逸闻。

本文摘自三联书店《香港百年风月变迁》下篇的〈摆花之街〉和〈水坑口风月〉两章。内容主要讲述不同角色人物从对话交流中,介绍香港欢场行业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当中包括中上环当年摆花街和水坑口街的街道典故和背后的风月故事。

摆花之街

当年洋人去找妓女,每次上去光顾,例必带一束鲜花。花档生意不俗,你开我又开便成为了摆花街。(图源:wiki)

客叔问域陀:“你有冇去过摆花街?”。“有冇搞错,我档面店就在附近,摆花街都唔知放低几多脚毛!”。“哈,好彩你如今话,如果一百年前你咁样讲,想肥妹嫂唔扭甩你耳仔都几难矣!”。“点解?”连蛇仔明也问点解。客叔滋悠淡定,呷一口茶又讲古。“我讲过,一百年前已有色情广告刊登,不过那时候是用鲜花名来代替,即系话,鬼佬好钟意以花名来譬喻女人,亦喜欢以花来送给女人者,今时今日兴起送花,亦系西风东渐······”

域陀心急:“咁又与摆花街有乜关系?”“关系大矣!”客叔故意慢慢讲,我则微笑不语,这段掌故我亦晓得,不过,无谓令客叔这“讲古佬”扫兴,我唯有笑而不语,好让这几个听众被客叔吊瘾。“唉,你地后生仔,点解咁心急?好啦!我讲畀你知,当年摆花街呢条短短的街道,楼上不少单位是洋妓所住。咁即系话洋妓集中地也!”

“一百年前摆花街,荷李活一带是市中心,再向下行,好快到海边!鬼佬去找妓女,好似去见自己爱人,特别系一次生两次熟之后,更加将玛莉,苏珊,安娜,露丝,当正系自己情人,于是乎每次上去光顾,例必带一束鲜花。你知啦,当年边度有咁多花档,但中国人做小生意,好识走位,见到阿尊,阿积总系要买花,于是乎,纷纷来到这条街摆花档了!摆到直情好似如今花墟的花市场。买花赠女人,例必不会孤寒,这些花档生意不俗,你开我又开,短短一条街,一百几十档,于是索性将这条街叫做摆花街!”“嗳,原来系咁!”睇见成班人听到点头点脑,客叔好有满足感。

书名:《香港百年风月变迁》
作者:陈青枫
出版社:三联书店

水坑口风月

中上环一带的红灯区。(wiki;fae)

“水坑口是甚么地方?”栏边客曰:“如果你家在九龙,当然不晓得。你地成班中环友,当然知道边度系水坑口。”我曰:“讲得明确点,地点系皇后大道中,中上环交界那地方,我记得细路仔时,水坑口仍然有好多店舖,卖丝绸,卖饼,就好似澳门八月十五街。那时系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期,我亦只不过约莫一点点残余印象罢了。”

“系,阿浪,你冇讲错!不过,你所见的水坑口风貌,系水尾风貌,已经到式微低落之时,水坑口最有名,最繁盛之时,还系一百年前!”“又是一百年前?”蛇仔明曰:“客叔,你唔好呃我地细路仔唔识世界咯!”客叔“骑骑”两声:“讲真啦,一百年前之事我又点知,都系好似你地依家咁,系听老人家白头宫女话当年!水坑口一带,当年系红灯区,攞正牌!一百年前,曾经试过婚妓合法化,就因为妓女多多,性病泛滥,合法化之后,可以抽税,这叫做妓捐,由警察去收钱,收到之后,用这些钱建起一家性病医院,本来系几好者,但有人反对,话妓女合法化有伤风化,特别系一些英国人,佢地话我祖家都冇咁嘅例,香港点可以开先河,冇法啦,唯有取消这合法化。当年水坑口大寨林立,大凡烟花之地,必然也同时做旺饮食业者,所谓饮食男女也,水坑口兴旺之时,周围有不少茶楼酒家。”

我曰:“即使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我亦在水坑口看到仍然存在的一两家酒家,不过到了现在连半点痕迹也没有了!今天要到那里怀旧,只系得番个街名。”

(本文获三联书店授权转载,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陈青枫。作家、画家。原名陈志城,一九四六年生于香港。投身报纸行业逾四十年,期间笔耕不辍,结集出版的小说、散文、画集共十余册,包括《生活中的佛法》、《杨善深的艺术世界》、《书画人语》、《香港传媒五十年》及画册《空心灵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