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学问 了解物品的情感意涵才能清理淤塞的囤积|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每逢新年是否有一种冲动,来个全屋大扫除,或是整理物品,期望去旧迎新?无论家中的摆设或是收藏的物品,当中有些早已被遗忘,我们总是没有勇气去舍弃,年复年被搁置在一旁。每件物品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自身的故事,一份被压抑的情感。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物品的语言》─舍弃是一门学问

心理治疗师安静尝试以《物品的语言──心理治疗师的手记》一书,揭示物品所折射人的情感,尝试寻找我们难以“放下”物品背后的情感因由。作者指出,物品与人的潜意识相互影响,并存在一种沟通的关系,物品包含了自身执著的过去、当下的情绪,以及所在乎的将来。每个人对于物品有不同程度的依恋,部份留下来的刻上了创伤的印记,而当人无法放下往事,往往便靠物品作情感的暂存。例如遗孀保留着丈夫的遗物,这些遗物代表的是丈夫活著时的回忆,是属于人生的重要部份。

每个人对于物品有不同程度的依恋,物品可能刻有创伤的印记,令人无法放下。(图源:gettyimages)

“囤积是由淤塞而来,淤塞是由心结而来。”我们囤积被遗忘却又没法丢弃的物品,也许是来自心结,伴随创伤、思念、痛苦。作者以亲身经历为例,她指自己字丑,爸爸却写得一手流丽的瘦金体。她忆述与爸爸最亲密的回忆,就是她小学时,爸爸在阳台上牵着自己的小手,教她写了个“丽”字。可惜爸爸早逝,“写一手好字”成了作者的心结,因此她开始收藏大量的笔,过千枝笔也许成为了思念的寄托。

《物品的语言--心理治疗师的手记》书封。(图片由开卷乐提供)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

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极端舍弃也是执念

近年有人提倡“极简主义”,安静就认为,真正的整理是面对自己内心的细腻过程,而不是蒙著心眼,将东西说扔就扔。极端的舍弃其实也是一种执念,如果忽视了物品背后的故事,忽略了当中的情感,纵使舍弃了身外物,也舍弃不了心结与执着。“正如一只崩角的碗,拿来吃饭会容易受伤,那么就换一只适合的碗来吃。”书运用这个比喻,意指“断舍离”需因应自己的内在情绪需要,整理不必要的情感物品,作收纳或舍弃以解决囤积问题,而非一刀切将所有物品随便丢弃。

收纳或舍弃,解决囤积问题,不是一刀切将所有物品随便丢弃。(图源:gettyimages)

物品也盛载了人与世界之间的情感,舍弃物品是一门学懂如何放下过去的学问。安静自觉既然写不到一手“好字”,内心就自然转化了,追求写出“好文笔”,也算是向爸爸有交代。直到一天,自己的文章得奖,获认可以后,心结即迎刃而解,虽然仍然对笔有莫名的情感,但她再也不囤积大量的笔了。

在变幻难测的人生中,整理自己的物品能够得到作者所谓“重新获得人生的掌控感”,重建人生杂乱的秩序,从物品之中营造一个自己心灵舒适的场所。而据书中引述心理治疗学者之言,整理物品的过程亦有助纾压。了解物品的语言,正是这本书提醒读者最重要的事。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开卷乐其他文章:旧日文创|别出新裁宣传单张——戏桥 见证粤剧发展辉煌史

【开卷乐其他文章:古代文人最高境界 以画说道写出人生哲学的“文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