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保证了罗马历史能够延续千年? 唐代商人又如何靠如厕发达?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艺文编按】上厕所这种必要行为,放在千百年前,原来有许多讲究。本文摘取自本文摘录自中华教育出版《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浴场往事〉一章,不仅讨论古罗马排水系统重要性,同时介绍让唐代商人“厕所状元”富甲天下的神奇建筑。在古代,“头等大事”究竟如何解决?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庞贝遗址的一间古罗马厕所(图片来源:《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

每天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第一个需求是甚么呢?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答案都永远只有一个:上厕所。这是全人类最基本而且永远共同的生活需求。然而,这件最不足挂齿的日常行为,若是放在千百年前,却绝非小事。

可能是由于太过平常,一般人对于厕所绝不会时不时地左右端详,思索它背后的往事。但来到了意大利,我觉得,这件事还真值得我思考一下。因为有人说,正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才保证了罗马历史能够延续千年。真的是这样吗?

古罗马厕所(图片来源:《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庞贝遗址,这里可以看到古罗马的一间厕所,里面有石条、凹槽,还有可以镶嵌的石件。整个设计中,最关键的是排水系统。水从这边进来,绕上一圈,然后从那边的排水口排出去。厕所的面积足够容纳十几个人同时如厕。眼前的遗迹让我不禁感叹,千百年前古罗马人创造的这种排污系统,今天看来仍然十分合理。在奥斯蒂亚,这里有更加完整的古罗马厕所遗址,我们可以看到,水槽之上的石板,不仅一目了然地说明了坐便的使用方式,更是将整个卫生设施的内外完全隔离。有了这样流水排污的构造,无形当中就能省去大量清洁和维护的人力。所以在古代,这样的厕所才能遍布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份小小的清洁,是古老而又超前的生存智慧。它不仅在千百年前造就了现代厕所的雏形,更在那个医学还十分原始的年代,成为保证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得益于此,罗马才能在历史上多次致命的瘟疫当中屹立不倒。可见,能够左右人们健康的任何细节,都绝对事关重大。

书名: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
作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出版社: 中华教育

巧合的是,在描述大唐生活的古籍《朝野佥载》中,我也找到了一段关于如厕的传奇。在唐代的长安城,有一个富商,家财巨万。他是靠甚么致富的呢?其实就是拾粪。他很富有,但当时的人们给他家起了个外号,叫“鸡饲”,因为那时候人们认为,鸡是在粪堆里边用爪子刨食吃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他这个行业并不算尊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业的确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既然“厕所状元”能富甲天下,那他致富的“聚宝盆”究竟长得是甚么模样呢?

长安图 由香港著名画师曹志豪和他的团队绘制,连同资料搜集,耗时共九个月完成。(香港城市大学)

在西安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李超拿出了一件近年征集来的汉代釉陶猪圈。这个东西很特别。我见过好几个汉代的厕所模型,但这种场景的却是第一次见。李超介绍说,厕所和猪圈合在一起,是在汉代流行开来的。这种结构在汉代应该很常见。这种厕所被古人称之为圂。据记载,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猪圈和厕所,这两个现在看起来并无关联的东西,被古人结合在了一起,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这样的一个造型有利于人和牲畜的粪便囤积在一起。作为农耕民族,中国人自古就有积肥的传统。旁人嫌弃的污秽之物,来到农田里,却能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宝贵动力。土地肥沃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先祖们才能得以战胜历史上数不尽的天灾人祸,用充足的粮食养育华夏的子子孙孙。

在我看来,不论是流水的古罗马厕所,还是积肥的长安农圂,都看似平常,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说,不论东方西方,当任何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关乎人们生活的时候,那都是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

古罗马厕所(电脑复原图)

古罗马厕所(电脑复原图) (图片来源:《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
古罗马厕所(电脑复原图) (图片来源:《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

汉代釉陶猪圈

汉代釉陶猪圈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随葬模型器。釉陶猪圈半椭圆形,通长 30.6 厘米,宽 22 厘米,通高 24.4 厘米。围栏以镂空长方形分隔,圈内有正在生产的母猪和吃奶的小猪,猪圈上方有厕位,悬山顶,中部起脊,中有隔墙将厕位一分为二,里面有两个看热闹的人并排而立。厕内有蹲坑,直通下面的猪圈。这种猪舍与厕所合一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积肥的功能,反映出汉代小农社会的生活习俗。

(本文获中华书局授权转载,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