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曾灶财离世十年 作品再拍卖:“影响市容”变城市美学?

撰文: 陈盈瀛
出版:更新:

只要出走一下国外,就会发现,有些密度,有些线条,你只会在香港看见。
例如,举头就望见的屏风楼,一式一样的火柴盒单位,脚下长长窄窄的小路。不怀疑,站在街头创作的人,才最懂得那个真实的香港。

相片来源:@king_of_kowloon、苏富比

不经不觉,今年已是“九龙皇帝”曾灶财离世10周年,近日苏富比再次拍卖他的作品,一张纸本69.5X70公分的墨宝以$175,000成交,更超越原本估价的8万至15万。从来,价钱未必能反映艺术的真正价值,但在曾灶财身上,至少叫人知道香港也有过如此地道,又如此执意的街头艺术家。

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很成功。
MC仁/ 街头艺术家
最近于苏富比拍卖的曾灶财墨窦,以港币$175,000高价卖出。

拍卖品:曾灶财 墨宝
69.5 x 70 公分 ,27⅜ x 27½ 英寸
油漆笔纸本 镜框
曾灶财,2004年5月5日字

今天的九龙皇帝作品,无论在价值或意义上,已经可以媲美其他亚洲一线的当代艺术家,甚至很多人纷纷称之为香港的graffiti鼻祖。不过,也是近年香港人的本土意识擡头,大众看曾灶财,才不再是那个荒诞地毁坏公物的老头。看他的涂鸦,你才发现来自香港城市的密集、自由、不拘一格,原来早在上世纪,已直白地反映在他的字体当中。一生寻找着城市狭蓬中的空间进行创作,无论是天桥上、行人道、路牌或电箱,对他而言都亳无阻碍或区别。这种灵活不屈,一路走来,也就是香港设计与别不同的精神所在。

+4
其实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很多世界级的艺术家来到我们的空间进行创作,偏偏香港政府的相关部门却看不到他们的价值,反而很快用“影响市容”这个荒诞理由叫人把街上的艺术作品清理,这个就是我们香港国际大都会的艺术视野!
钟燕齐/ 文化活动策展人

要不是拍卖行与收藏家的慧眼,这独有于香港的美学,或许早已随着他的离世,被冲洗得一干二净。苏富比于2004年首次拍卖曾灶财的墨宝,当时以5万多元成交,他的《水墨绵羊仔》更创下逾百万港元的拍卖天价。然而政府部门多年来却冷待曾灶财的艺术贡献,也是直到2015年,PMQ才举办了曾灶财的作品展览,不过许多珍贵的作品早已各散东西。

不知再过十年,香港街头是否容得下涂鸦,还是只会继续由那种密集,填满蓝天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