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一人一票决定装置内容? deTour参与式设计解读大众选择
【设计/展览/装置艺术/大数据】设计除了切合品味和喜好,更需要照顾不同人需要。很多时大众只能站在消费者位置被动选择,但有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参与设计过程?
今年deTour设计节以“设计共同”作为主题,展出19个参与式设计装置,透过收集大众不同意见、偏好、习惯,一人一票影响装置结果。这次我们找来总策展人黄馨来聊聊今年设计节亮点,以及背后理念。
今年设计节涵盖不少参与式设计,不少装置需要参观者提供个人看法、兴趣偏好,以及以往经历作为数据,才能完成设计。譬如反思美化街道计划的霓虹灯装置《在十七天后》:设计师在黑房中装上17个霓虹灯,在现场设置“保留”或“拆除”按钮,让参观者投票决定每天舍弃哪个招牌,每日结束之时,该招牌会被复上绿网,意味被拆除。公众意见直接影响装置,这也是今年设计节最显著特色之一。
黄馨透露主题与疫情相关:“疫情来到第三年,我们留意到大家已经开始适应。这次主题定作“设计共同”,是因为我们想在此时为城市找来一些新动力,而这需要很多人、甚至整个城市参与才能够完成。”她表示,其中一个最重要议题是——人类究竟如何做出选择?
“今年许多展品都提出大家不常思考的问题,像是时间于生命之含义。我们可以透过展览重新思考这些议题,也能了解其他人想法。有些问题大家茶余饭后基本不会提及,即便是最好朋友,你依然可能对其选择感到惊讶,这某程度上也促进了沟通。”
巴塞隆纳设计团队Domestic Data Streamers(DDS)作品《关于时间》便是其中一例,作品有两件,其中一个是一个纸钟,配以滴墨装置。设计师向参观者提出不同问题,在他们回答问题后,墨水便朝特定方向滴下,即时改变装置外观。而另一件装置则关于记忆,类似一个碎纸机,由观众选择什么内容被保留,什么需要消除。
相似装置还有一盒作品《物品.日常.性别(家居版)》,由参观者为不同家具用品贴上渐变色贴纸,色调寓意观众对于日常物品之性别认知。而《诗梭地图》则让群众根据自己过往搬家经历,绕上代表搬家路径与心境的棉线,以不同故事和回忆编织出一座线性矩阵。
黄馨表示,今年展品特点在于开放式解答:“回看往年,会发现以前展品更倾向围绕特定问题,提出确实解决方案。今年则不然,比起回应特定问题,策展团队更注重设计与人的互动,认为反应、情感更为重要。形式更类似于策展人提出问题,让观众在参观时构建不同答案。几乎每个展品都有问卷供参与者填写,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活动地图】
【活动详情】
名称:deTour 2022 设计节
日期:即日至12月4日
地点:PMQ 元创方(香港中环鸭巴甸街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