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马鞍”名字来自马鞍山 由明朝荒凉野郊变近代铁矿重镇
【热带风暴马鞍】打风是港人永远热切留意的话题,近日逼近本港的热带气旋“马鞍”,有记忆力强的朋友留意到原来已经不止一次使用这个名字来为风暴命名,而且名字更直指“马鞍山”,这个本地味浓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原来对于热带气旋的名字香港亦有资格轮流命名,于2000年之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一向是由美国来命名,例如著名的十号风球爱伦、约克等,也是外国人名字,的确当时取名大多都以男女英文名为主。来到2000年之后,风暴的名字则开始由太平洋地区国家共同提供,香港是为其中一个。多年来香港提供过的名字有珊珊、万宜、玲玲、凤凰、彩云、马鞍及榕树,可以见到常见的女性名字,亦有两座本地的高山凤凰及马鞍,至于“马鞍”一名,分别于2004年、2011年及2016年用过。
说起马鞍山这个名字,很容易想像到是与其山势有关,追源溯流,早在明朝编著的《新安县志》已经提及过马鞍山一名,更简明地解释了其由来:“马鞍山在县东八十里,枕东洋,形如马鞍。”至于马鞍山上最高那个山峰,就名为“马头顶”。相信有到过马鞍山行山、郊游,或对本地历史有所熟悉的朋友会知道,马鞍山曾经是一个矿业重镇,曾经鼎盛一时。
在铁路通行之前,马鞍山对于城市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偏远地区,早在清朝两位客家私塾教师许永庆和罗文祥写过一首香港打油诗《新界九约竹枝词》,当中一句“回首马鞍山顶望,居然人在广寒宫”表达出马鞍山的荒凉感。虽然一直都有村落聚居,但直到1979年作为沙田新市镇扩展的一部分后才真正得以发展。
不过在发展成新市镇之前,马鞍山亦曾有一翻光景。于1945年之前,这里本来只有原居民村落,但日军看中了这里的采矿潜力,打算开辟矿场,直到1949年,一家名为大公洋行的矿场正式开业,并与日本制铁公司合作,后者成为了长期买家,战后日本工业发展兴盛,甚至派专家前来提供开采技术,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70年代达到高峰时期,铁矿年产量高至19万吨。可惜后来因为南美这些地区的开采成本更低,加上爆发石油危机令到日本对钢铁需求大减,最终马鞍山铁矿场于1976年停产。
考究马鞍山铁矿的来源,据说早在1,500万年前香港仍是海洋的一部分,后来因为地壳变动而产生山脉,马鞍山下的岩桨积聚在内并没有爆发,所以矿物就留在山脉之中。矿产主要以铁矿为主,占上大约三成,还有其他矿物如石英、石墨、磁铁等多达数十种。虽然在产量而言算不上为顶尖大矿,但亦不枉风光过,据说在马鞍山内的黑色铁矿沙随著河溪流到马鞍山以北的下游位置,令到溪水也变得乌黑,该地“乌溪沙”一名正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