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尖沙咀】黑暗中悬浮的灯泡 能让城市人灵光一闪吗?

撰文: 潘浩欣
出版:更新:

如果你害怕在吵闹与挤迫的空间中看艺术,不妨坐上渡海小轮,吹吹海风,到尖沙咀观赏“悬浮半空的灯泡雕塑”。在黑夜间观赏灯泡雕塑,它漂浮在城市的半空,与高楼相映成趣。

Michael Craig-Martin特意在幼细钢铁上涂上鲜黄色颜色,令雕塑格外抢眼,让“灯泡”在喷水池升上来一样。(香港半岛酒店 )

以雕塑绘画线条 “灯泡”在喷水池中升起

雕塑线条纤薄,显得轻巧,摆放出来像是透明无重一样,产生有趣、戏剧性的感觉。(香港半岛酒店)

英国艺术家Michael Craig-Martin的雕塑以简单线条及大胆色调见称。今年3月底,他与香港半岛酒店合作,在酒店空地制作《Bright Idea》作品。在繁忙的尖沙咀,艺术家如何突出雕塑作品呢?Michael Craig-Martin特意在幼细钢铁上涂上鲜黄色颜色,令雕塑格外抢眼,让“灯泡”好像在喷水池升上来一样。

“很多艺术家喜欢制作立体雕塑,而我刻意制造平面雕塑,产生平面图像的视觉效果,而不是立体视觉。它很巨型,但线条纤薄,显得轻巧,摆放出来近乎是透明无重一样,让它‘浮’在喷水池上,产生有趣、戏剧性的感觉。”Michael Craig-Martin早年专注绘画,多以鲜艳颜色绘画日常物件,隐含批评消费主义的意味,后期他将平面绘画变为雕塑,从2D走到3D,创作高跟鞋、叉子的线条雕塑,在世界各地的公园中展出。

不同角度看公共艺术 呈现多变形态

Michael Craig-Martin早年专注绘画,以鲜艳颜色绘画日常物件,隐含批评消费主义的意味。(Michael Craig-Martin & Gagosian )

当艺术不在白色盒子出现时,观众能从多角度欣赏作品。远方观赏雕塑时,《Bright Idea》浮在半空,走近作品后,摸摸钢铁质地,亲身感受艺术品。“客人走入酒店前,觉得雕塑框住了酒店入口,走出大堂后,却看见雕塑像在喷水池中起舞。当我从侧面欣赏时,由于雕塑只是以单线创造,它消失了!”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总监Tim Marlow欣赏作品后,描述他的体会。

Michael Craig-Martin 指最大难度是如何竖立雕塑,他要将喷水池前花槽泥土全部挖开,才可以安装支架,花费很多时间处理“雕塑与城市的关系”。虽然他没有指出《Bright Idea》的意思,但从应用物料、摆放位置与具像的灯泡造型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心思,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都能有“灵光一闪”的观感与反思。

观众从远方观赏雕塑时,《Bright Idea》浮在半空,观众走近看作品,又会有另一番景像。(香港半岛酒店)
Michael Craig-Martin个人照(香港半岛酒店)

艺术家profile

Michael Craig-Martin于1941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出生,小时移居美国,后来于耶鲁艺术建筑学院攻读艺术,至1966年返回英国。他早期的作品以探讨物件及语言之间的张力为主,迅速打响名堂,这创作主调一直延续至今。他于2006年获选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并获学院委任为2015年度夏季展统筹;2000年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2016年获英女王封爵,表扬他对艺术界的贡献。

《Bright Idea》雕塑展

展期:即日至5月31日地点:香港半岛酒店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