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抗议水蜜桃emoji误用 规范用法的背后是文化焦虑?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说起水蜜桃emoji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是水蜜桃本身,还是形状与其相似的屁股?根据Emojipedia在2016年的统计,27%的Twitter用户在使用水蜜桃emoji的时候带有情色意味,而33%的用户则以其指代屁股,只有7%的用户以其原意使用。统计的准确性尚待考,但无可否认的是——很大一部份的Emoji用户在使用水蜜桃emoji时,并不是指水果本身。

近日Twitter上就有一群家长组成M_U_P_P_E_T_S,即Mums (& Dads) United for Proper Peach Emoji Treatment(编译:倡议规范水蜜桃使用父母联盟),指他们想“让互联网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甚至举起写著“Bootys aren’t fruity”(编译:“屁股并不圆润”,fruity除了果味亦带丰腴之意),“Hands off our peaches”(编译:“把手从我们的水蜜桃上移开”),或者“Peaches not posteriors”(编译:“水蜜桃不是后面”)的横额,在街头抗议。

规范用语背后涉及社会议题?

这群家长的诉求是让人们把思想“从阴暗的地方移开”,让Emoji用户在使用水蜜桃emoji的时候还原原意,还孩子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虽然Emoji不算一种完整的语言,但这种规范用语的欲望,在语言学的角度有两种说法。

一是美国语言学家William Labov提出的“Golden Age Principle”(编译:“黄金时代原则”),他指出任何语言变化在其语言群落(Speech Community,指使用同一特定语言的群体)都会引起负面反应,人们会认为从前某一时段的语言是完美的,所有用词都规范且恰当。在这个理解下,从此以后任何语言的变化都是从规范语言中偏移的,所以也是不适合的。如今MUPPETS家长们抗议的其中一个原因便可能是因为现在水蜜桃的用意已经偏离原意,希望纠正用法,回复规范。

《Verbal Hygiene》封面。

第二个说法则是牛津大学社会语言学家Deborah Cameron提出的“语言洁癖”(Verbal Hygiene)概念,指大多数人都会有修正、指责或者规范他人语言使用的倾向。Cameron在《Verbal Hygiene》一书中指出这种规范语言使用和确认标准的欲望,隐藏了一种深层的社会、道德、以及政治焦虑。她说:“这种干预语言的欲望显示人类不单使用语言,同时亦观察、并反省语言使用。”(“This ‘urge to meddle in matters of language’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fact that humans do not just use language, but also observe and reflect on the language they use. ”)

她的研究显示,许多语言使用的方式都受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语言使用与我们的个人权利、身份认同、以至于自主性都息息相关。虽然MUPPETS家长们倡议的仅仅是水蜜桃用法的改变,但正如台湾东吴大学教授魏美瑶在〈语言洁癖 PK 语言癌〉一文所指:

“当我们动用了公权力(例如媒体、教育机构或是互联网)对某种语言的使用方式加以批判,通常反映的不只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其中所涉及的社会议题,以及批判者与使用者的态度(......)”
魏美瑶〈语言洁癖 PK 语言癌〉

那么,MUPPETS家长们批判的可能不仅仅是水蜜桃的用法,而是现今网络环境对“屁股”或者“性”的开放讨论态度,或是青少年在网络环境的保护不足。规范用语背后,或蕴含对网络文化的深层焦虑。

水蜜桃Emoji,不止色情意味

除了水蜜桃的本意,或是“屁股”,水蜜桃Emoji其实也曾有其他用意。在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争议中,水蜜桃被用以指代“弹劾”一词(水蜜桃的英文peach,与弹劾一词impeachment中的peach相同)。歌手Lizzo曾经就以imPEACHment发出Twitter帖文,庆祝当时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对特朗普提出的弹劾咨询,收获超过十一万点赞量。

这种带有政治含义的Emoji用法在内地和英国同样有出现,在内地,由于#Metoo词条被屏蔽,一些女权人士就以 “米兔”emoji作谐音,继续在网络上发表相关言论。而在英国,红玫瑰emoji则被用作工党的标志。

由此可见,Emoji的用法约定俗成,没有像是法语的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 一样的管理机构定期制定规范用语,所以难以追溯某种用法的源头,也就难以管理,家长们的抗议似乎用处不大。甚至乎,MUPPETS的抗议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水蜜桃这种用法的印象,带来反效果。

MUPPETS的Twitter帐号成立只有短短数月,在Twitter以外也无法查证这个团体的真伪,抗议行为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恶作剧。但这种纠正语言的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会遇到英语的“Grammar Police”(语法警察)、又或是中文的“正字刑警”,我们或许可以借此重新思量:谁能够规范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些人规范了具体何种语言用法?这些人要怎么实施这种语言规范,其中又是为了什么原因呢?

参考书目:

魏美瑶 2016〈语言洁癖 PK 语言癌〉,收录于《语言癌不癌》(联经)pp.137-153

Cameron, Deborah. (1995). Verbal hygien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abov, W.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 vol. 2 : social factors. Malden, MA ; Oxford: Blackwell.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