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环】国家解严后 缅甸艺术能否让你心跳加速?
今天的香港,我们依然有一定的自由,愤怒时能上街示威发声。亚洲的另一边,由军人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缅甸,在2011年结束极权统治,走向民主化。缅甸人开始过上新生活,言论、出版、创作等方面的审查也逐渐放宽。从禁闭走向自由,国家转型,那他们的艺术呢?“让人心跳加速的仰光:缅甸新当代艺术”(Yangon Made My Heat Beat Fast)展览,把缅甸艺术家的作品带来香港。
军政府统治结束 画廊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印刷物不再需要提交国家审查员作审阅修改,军方也交出对政府、政治组织及私人生活的绝对控制权力,这世界让缅甸人充满喜悦与期待。艺术家、作家和诗人曾借用艺术与审查官抗衡,这份感情更为强烈。”驻港独立策展人Melissa Carlson在展览前言写道,她的研究专注于缅甸审查制度,曾策展“无声的画语:缅甸审查制度下的绘画艺术”术(Banned in Burma: Painting Under Censorship)及“缅甸代议:民主黎明的艺术”(Burma by Proxy: Art at the Dawn of Democracy)。
她形容新缅甸的画廊如雨后春笋,很多艺术家以笔、画布、相机去反思社会的转变,纷纷利用新媒介创作艺术,整理混乱的过去。在“让人心跳加速的仰光:缅甸新当代艺术”的展览中,她选出八位实验艺术家,看看他们在不同年代中怎样以创作带出反抗。
自由、土地、身份 不同年代艺术家的探索
1945年出生的Aung Khaing 是缅甸一位资深画家,在六十年代末开始创作。他经常绘画抽象的图案和亮丽的颜色,结合传统图腾和当代西方抽象画的风格,展现出仰光人的生活脉搏。策展人Melissa表示,由于当年的审查官不懂得艺术,于是无法解读抽象符号,八十年代的一百多年件作品被全数没收。Aung Khaing 在缅甸解放后,重新绘画被没收的作品。
另一名画家亦曾受军政府的压迫,Htein Lin于1966年出生,曾多次公开反对缅甸军的统治,被判监7年,军政府一直禁止他从事艺术创作。后来,他运用回收卡板画画,原因是当时政府支持本土制作纸皮,他的作品才能成功通过审查。在《Recycled Series》中,他绘画缅甸传统寺庙的图案,利用重复图案来讽刺权权统治。
正在转型的缅甸,也面对与香港类似的“土地问题”。年轻艺术家Khin Thethtar Latt (Nora)生于1990年,她的观念作品展现经济的不公义。她将木板雕制成缅甸的地理形状,将地形分成各个省份,各个省份成为独立出售的锁匙扣,观众可以港币一百元购买一个“省份”。作品《土地出售计划》(Land For Sale Project)指出缅甸农地不断转手和高价变卖的情况。
策展人Melissa说:“经过年半以来的半文人统治,缅甸的当代艺术家正在探索他们的身份和社会,他们亦期望透过鲜艳的色彩及多样化的形式来分享创新的故事。”
让人心跳加速的仰光:缅甸新当代艺术
展期:即日至3月30日地点:凯伦伟伯画廊(中环鸭巴甸街20号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