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筑】预制组件设计建构港式创意 提升品质与安全
“预制”这个字,在不少人心目中总是带有负面的感觉,因为大家都对一式一样的倒模式东西心存恐惧。不论从房屋建筑到室内设计,预制组件一直影响着香港人的生活,不知不觉间成了香港的特色,预制组件成了我们生活空间的重要一部分,不过别被这种系统式的结构吓怕,如能巧妙地运用这讲求流动性和功能性的设计,配合现实环境的需要,在局限的条件下发挥最大的可能性,将可转化成港式风格的创意。
每次说到预制组件,人们第一个反应必然是联想到公共房屋,然而对这设计只是略知皮毛,在模糊的预制组件概念下,不少人以为预制组件加快建筑速度绝非好事,又如铅水事件中出事的喉管同是预制组件,令人误以为预制的不是好东西。对此,香港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卫翠芷博士表示不理解,曾在香港房屋署工作多年,并从事香港公共房屋历史及发展方面的学术研究的她,指出预制组件(precasting)及预制方法(prefabrication)有不少好处:“若没有预制组件,工人得将所有工作在棚架上或在高空平台上做。现时的楼愈起愈高,加上天气因素,好天晒落雨淋,工作环境艰难,对工人的要求极高。试想像将所有事情搬到40层高才做,连驳条喉都较难。然而,预制组件在大型厂房生产,小型的组件甚至能在地盘生产,即使地方如何狭迫,始终在平地建造,不论运输、建造环境、检测等都方便得多。”
品质与安全的提升
卫博士指以预制组件建成的建筑,质素更有保证,例如外墙连窗框预先制作好,不易漏水,若然先造好石屎墙,加上窗框然后才填补空隙,便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另一方面,检测工作如在平地进行,若发现出错时亦能迅速修改,“预制组件技术令工作环境更安全,由于预制组件可在厂房预先完成,再将成品运送到地盘,因此工地会较整洁,变相令工地环境更加安全。”有别于一贯以来对预制组件的想法只有加快建筑速度,原来亦能确保品质、工业安全及方便运输。虽然预制组件有众多好处,但世事无完美,预制组件建筑需要花上更多前期工夫,不但设计时要计算精确,测试时更需要一件一件整合,卫博士解释道:“预制组件的驳口位要仔细计算,例如一块外墙放落间墙,要预计会否漏水,由于是将两件硬件装嵌在一起,并非现场才倒入石屎,石屎是流动性高的物料,可因应需要而变更形态,因此使用预制组件建筑,需要投放更多资源于前期工作。”预制组件于公屋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建于1960年代的牛头角下邨,惟当时的设计是否以预制组件建筑出发就不得而知,卫博士则指1970年代建筑开始尝试将少量预制组件套用于公屋建筑上,例如花槽。首先大规模使用预制组件建筑,从设计时已由此角度出发的公屋为1989年设计,1992年兴建的和谐式公屋,已开始使用大板模、Modular设计及机械化生产。
不是单一的标准化
纵然有不少声音指预制组件的出现令公屋设计愈趋单一,卫博士却认为混凝土预制组件与预制方法实践了现代建筑的主旨—大量生产,技术的成熟令设计有更多不同的变化:“上世纪初的现代建筑主旨已倡导建筑要有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但亦要有变化(variety)。以前预制组件面对的问题在于成本,由于预制组件建筑需要投放更多资源于前期工夫,包括设计、机械、运输等,需要一定的生产量才能回本。然而,多年来已有很多经验累积,例如运输方面,以前可能会有太多预制组件堆在地盘的情况,但现在可将一件组件抵达工地后第二天便组装上建筑物,可见编排上已有足够经验,整体成本减少,不用重复多建才能回本。”
现时的公屋设计,亦有回应设计多元的需求,卫博士续说:“建筑物可以约有五成是预制组件建成,当中可加入不同元素,从中便会有变化,现时房署都采用此模式,不是每幢都标准化,单位虽是标准的,但砌法有不同,又或者在组件上加上不同装饰,这就可以在基本单元中产生变化,做法有很多。”公屋的标准楼层,即是建好地基及大堂,大堂以上的楼层建筑周期(construction cycle)约6至10日,加上现时的技术,公屋理应愈建愈快,然而现时的公屋的落成日期竟比旧时缓慢,卫博士认为这非建筑及设计因素所致,而是行政问题:“现时讲究透明度,除花时间设计,还要回应诉求和各样行政需要,包括咨询、收地、审批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