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点解钟意用“瓷枕”?原来有“2原因” 揭秘枕头7000年历史

撰文: 旅读
出版:更新:

人类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一颗看似平平无奇的枕头,却可能影响你一整天的状态。它能是安睡时的寝具,也能是通往荣华富贵的钥匙。

过年返乡一周,我心心念念的全是台北租屋处的枕头。除了身处地震摇滚区的因素外,还有一个令我无法安眠的主因──家里软塌扁平的枕头。枕头最初型态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原始功用仅为端正姿势、预防肩颈酸痛,后来则演变出各种功能。它是甄宓的金缕玉带枕,寄托著人们潜意识中最幽微的情感,它是王公贵胄趋吉避凶的珍宝,更是欧洲贵族彰显身分的日常用品。一颗看似平平无奇的枕头,却悄悄述说著人们心底最深层的盼望。

世界睡眠协会将每年的3月第3个周五定为世界睡眠日,希望借此让大众认识睡眠的重要性。现代人睡眠必不可少的枕头,最初甚至“长在”动物自己身上!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闺房

早在人类诞生以前,树栖型人猿就已经使用曲折的手臂、石块、草束与兽皮作为枕头,除了能维持姿势拥有良好睡眠品质,同时防止昆虫进入口、鼻、耳中。

黑猩猩使用曲折的手臂当作枕头(Wikimedia Commons@Daniel Ramirez)

七千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出现石枕,古埃及人墓葬中则发现木头、象牙制作的枕头。湖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黄冈螺蛳山墓葬中曾挖掘出石枕,《说文解字‧木部》也有该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在在显示枕头历史之悠久,与人类连结之深刻。

在东方,对于枕头的应用与诠释更将枕头推上艺术品层次。从最初的石枕、木枕,到战国时期的竹枕、铜枕、玉枕,西汉时期甚至出现漆枕和丝织枕头,如马王堆出土的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但神州大陆最为出名的枕头类型,还是非瓷枕莫属。至今最早瓷枕文物为出土于隋开皇张盛墓的三彩花瓣纹枕,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此后,瓷枕于唐朝时广泛流传,到宋朝时制作瓷枕与玉枕的工艺更是大为兴盛。

宋金元时期的瓷枕大部分产自河北的磁州窑,瓷枕为磁州窑独有的一个系列,磁州窑瓷枕甚至飘洋过海抵达日本。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瓷枕风潮退烧,取而代之的是丝质与布质枕头大量盛行,平民百姓会在枕头内放入秸秆或荞麦,绣花枕头也在此时风行。在紫禁城中,瓷枕则成为重要的收藏文物,像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即是清朝乾隆帝珍爱重视的宝物之一,蕴藏著居安思危之意。

一颗枕头,各自表述

现代人睡惯西式软枕后,难以理解又硬又高的瓷枕真能拿来睡觉吗?唐宋时期的瓷枕作用繁多,其一是消暑,李清照《醉花阴》提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其二是养生,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明目枕”;其三是藏物,古人藏匿金银财宝之处;其四是维持女子发型,像是如意头型枕、叶形枕、莲纹枕等都是常见样式,古人厚实的长发,则能缓解瓷枕带来的坚硬感。日本江户至昭和时代,艺妓习惯枕著“箱枕(はこまくら)”入睡,防止发髻散乱。除此之外,枕头更有著趋吉避凶的重要作用。

《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记载,

“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权倾人主,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

各种祥兽造型的枕头应运而生,唐朝时流行豹头枕、虎枕,宋朝时风行狮枕、人型枕与蛟龙枕,清朝更出现卧猫枕。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曾提到,

“汉诛梁冀,得一玉虎头枕,云单池国所献,检其颔下,有篆书字。云是帝辛之枕,尝与妲己同枕之。是殷时遗宝也。”

商纣与妲己可能枕过的玉虎枕,则是具有避邪祈福的作用。而清乾隆帝喜爱的婴儿枕,则寓意著光耀门楣的期许。在日本,有专吃人恶梦的妖怪“貘”,往昔人们会将其绘制于枕头上,或是制作出貘造型的貘枕。

江户时代的“南天獏莳枕”, 枕头上绘有能吃掉恶梦的妖怪貘,以及能驱除恶灵的南天竹(ColBase)

开启梦境之门的钥匙

枕头也是人们连接梦境的一扇门,毕竟想要安然入梦就要先睡得好。乡野奇谭中,宓妃留枕一事让世人动容,相传曹魏时甄宓将自己的金缕玉带枕留给曹植以做念想,呼应著曹植著作《洛神赋》。唐朝文人沈既济《枕中记》,梦中人享尽荣华富贵的一生,将黄粱一梦刻划的入木三分。潜藏其中的枕头不再只是枕头,它是让人获得祈求之事的一把钥匙,反映出人们潜意识中最深层的渴望。

在西方,工业革命后纺织业快速发展,促使软枕普及化。现代人选择枕头多以健康为主要考量,像是荞麦枕、记忆枕、人体工学枕等,当代人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更需要一颗好枕头。

软硬枕PK

+1

瓷枕

发源于隋朝的瓷枕,于唐宋时期发扬光大。唐五代时期瓷枕装饰手法多使用模印与细划绞胎。到了宋金元时期,以绘画为主,还出现留花剔地、珍珠地划花等装饰工艺。磁州窑使用的珍珠地划花工艺,为瓷器工艺的一大创新,珍珠地划花是模仿金银器的鱼子纹,繁复的烧制技术呈现出瓷器上一颗颗恍若珍珠地的纹饰,是彼时窑场中最上乘的瓷器。

丝绸枕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们会使用精致华美的刺绣装点枕头,以展现自身财力与身分,皇室使用的枕头都有严格规定尺寸。英国枕头多半以枕套包覆,与现代人使用方法相似。牛津布制成的牛津枕头套,特色为以真丝装饰的精致边框。

绣花枕

清末民初开始风行的绣花枕,上头的枕顶绣工艺是中国重要传统技艺。绣花枕通常以植物、动物、建筑、故事等花样呈现,主题如福寿双全、狮子滚绣球、五子连科、麒麟送子等。从繁复的图像到精彩的故事,全都展现出民间匠人别出心裁的巧思。

梦回枕头之初

3000B.C. 古埃及墓葬中发现制作精美的木枕、象牙枕
1600B.C. 相传在商朝时已经出现完整的枕头形制
200B.C. 西汉时铜枕作为陪葬品使用
595 隋朝张盛墓出土迄今发现最早的瓷枕三彩花瓣纹枕
960 宋朝时瓷枕兴盛,除了工艺技术进步,也开始流行在枕头上作诗文与书画

1000 7~18世纪时土耳其的基里姆工艺飞速发展,除了地毯之外也生产枕头等产品
1900 清末明初绣花枕盛行
1970 NASA为缓解太空人身上压力研发出全新的聚氨酯材料,民间将其用来制作枕头,即为如今的记忆枕

【本文获“旅读”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