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 2025|经典大师X当代新锐!10大必看展间解锁最强路线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艺术三月/Art Basel】艺术月最重磅活动Art Basel将于明日(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今年展会汇聚来自42个国家与地区的240间艺廊,其中23间为首次参展。面对如目不暇给展场,如何迅速锁定焦点?我们精选十大必看展间,涵盖经典大师、当红新锐及本地视角,全面导航助你锁定展会精华。

Art Basel 2025将于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Art Basel)

经典大师作品

1. Richard Nagy画廊|克林姆铅笔素描

Gustav Klimt《Portrait of a Woman》(Richard Nagy IG)

位置:3E20

提到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克林姆(Gustav Klimt),大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金箔油画《吻》,但其实他创作过大量铅笔素描。不同于其元素丰富油画作品,这些素描以简洁流畅线条,捕捉女性柔美与瞬间神态,展现出克林姆对结构与动态的精准掌握。

+6

伦敦Richard Nagy画廊此次带来超过三十幅博物馆级铅笔画作,涵盖他从早期历史主义时期到黄金时期,再到晚期更具实验性情色创作,勾勒出克林姆多样化艺术生涯。这是香港观众难得一见的大师真迹,绝对值得驻足欣赏。

2. HdM画廊|常玉“Parisiennes”系列

常玉作品(HdM画廊官网)

位置:3E20

常玉被誉为“东方马蒂斯”,以精简线条与中西融合美学风格闻名。本次HdM画廊带来“Parisiennes”系列,聚焦常玉在20世纪二十年代的创作,这些作品是首次在香港,乃至亚洲亮相,堪称艺术爱好者必看展览。

常玉采用极具个人特色单线技法,用简约线条勾勒女性之美,并透过构图留白与密度对比,展现时代变革中女性形象转换,不仅体现了常玉对西方现代主义吸收,也融入了东方美学细腻韵味。

3. 方由美术|Fernando Botero个展

Fernando Botero《The Saint》(Ora-Ora)

位置:1B33

哥伦比亚艺术家Fernando Botero作品以圆润饱满形象与鲜艳色彩而闻名,画中夸张笔触充满拉丁美洲的情感与文化气息。其作品往往带有对政治与社会深层洞察,让人不禁思索画作背后隐喻。

本次展出的《The Saint》是一幅典型Botero作品,画中人物以夸张身体比例呈现,为色彩带来更多实验空间。他选用明亮黄色与鲜红地毯形成对比,营造强烈视觉碰撞。同时,画中细致描绘耳环、腰带等细节,暗喻拉丁美洲高阶层浮夸与自负,画面充满讽刺意味。

4. Thaddaeus Ropac|亚历克斯·卡茨《海边的艾达》

Alex Katz《海边的艾达》(Thaddaeus Ropac)

位置:1C14

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以简洁线条与鲜明色彩创作肖像及风景画,融合抽象与写实特质。其作品常捕捉瞬间人物神态与都市生活氛围,其中以妻子艾达为主角肖像系列尤为著名。

奥地利画廊Thaddaeus Ropac本次带来的《海边的艾达》(1999)描绘了艾达在缅因州海岸经典场景:画中人物置身于沙滩、大海与天空之间,整幅画面宛如电影广角镜头特写,带有浓厚的视觉叙事感。卡茨将电影手法融入绘画,让画面更具戏剧性。

当红新锐艺术家

5. 卓纳画廊|Michael Borremans《Bob》

Michael Borremans《Bob》(David Zwirner)

位置:1C20

说完大师作品,不如将焦点放到近年当红艺术家,而今年话题度最高作品之一便是由卓纳画廊带来的Michael Borremans 3米高作品《Bob》,此作品昨日(26日)以一百六十万美金(约一千二百万港元)成交。这位比利时画家去年在上海Prada荣宅举行中国首展《允诺》后备受关注,其作品巧妙糅合古典绘画质感与当代社会议题。

《Bob》来自艺术家《Merry Missles》系列,画中人物以四分之三侧脸示人,身穿闪亮羽绒服,姿态与服饰却让人联想到中世纪宗教人物的袍子,形成强烈历史张力。他擅长以静谧场景营造时空错置氛围,并透过人物细节展现对传统肖像之颠覆。

6. Modern Art|Joseph Yaeger《Secrets are only head starts》

Joseph Yaeger《Secrets are only head starts》(Modern Art)

位置:1D14

近年另一明星画家则是来自美国的Joseph Yaeger,他从去年起由伦敦画廊Modern Art代理作品,作品曾在拍卖中破二百万港元成交。他以局部放大与模糊处理的风格见长,作品带有浓厚情感张力。

本次展出的新作《Secrets are only head starts》延续他对场景之独特诠释,观者只能看到部分画面,营造出似真非真暧昧氛围。画布底层铺满石膏,水彩颜料在不平材质上流动,增添画面肌理感。艺术家创作时不依赖草稿,创作全凭直觉,画面不安又冲击感官。

7. P21画廊|申旻个展

韩国新锐艺术家申旻“Semi”系列(P21)

位置:1C38

韩国新锐艺术家申旻“Semi”系列,则以大型纸质半身像探讨劳动与性别问题。作品灵感来自她在连锁咖啡店工作经历,通过“发网”与“制服”等符号,揭示服务业年轻女性现实。 她作品深入思考劳工、性别与阶级复杂性,极具社会批判性。

艺术家希望其创作能够成为提高社会意识和关注度的有力工具,从而使得社会大众获得更好工作条件,并促进更进一步社会变革。她最近入围首届“美高梅艺术探新奖”,得奖艺术家将到澳门举办作品展及进行艺术交流,结果将于明日(28日)揭晓。

本地艺坛视角

8. SC Gallery|周俊辉《Interview the Interviewer II》

周俊辉《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1997》(摄:梁嘉欣)

位置:3C45

来到Art Basel,除了关心国际艺术巨星,本地艺术家作品同样值得留意。SC Gallery这次为周俊辉举行《Interview the Interviewer II》展览,是他先前在画廊举行的个展延伸。他以资深新闻人张宝华第一手新闻影像为基础,重构社会记忆。

+2

本次展览延续他对历史画面挪用与再创作,无论是香港回归、北京奥运,还是政治人物特写,他都以多层叙事结构呈现,让人重新审视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

9. PhD Group|朱凯婷《Kitchen》

朱凯婷,《glimmer in your eye ii》(局部)(PHD Group)

位置:1C32

今年另一备受关注本地艺术家则是朱凯婷,她以《Kitchen》为题创作一系列作品,灵感来自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与艺术家里尔吉·迪拉瓦尼烹饪艺术实践。展位空间模拟厨房,,以桌子成为中心聚集点融合多感官装置与互动,探讨亲密关系、记忆与哀悼的微妙情感,呈现一场感官与情感交织剧场体验。

追加推介!

10. 瑞银贵宾厅|尹秀珍《旗门 UBS》

+1

位置:4/F 瑞银贵宾厅

Art Basel主场馆外,瑞银贵宾厅群展“线”同样值得一看,展览以纺织和工艺为基础的作品,探讨身份、性别角色和环境等主题,并挑战艺术、工艺和设计之间传统界限,参展艺术家包括玛娅.巴耶维奇(Maja Bajević)、弗朗齐斯卡.富特(Franziska Furter)、咸京我(Kyungah Ham)、希拉.希克斯(Sheila Hicks)、康瑞璟(Suki Seokyeong Kang)等。

中国著名艺术家尹秀珍创作全新装置作品《旗门 UBS》(UBS)

当中重点展品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尹秀珍创作全新装置作品《旗门 UBS》,对于这位北京艺术家而言,衣物承载著穿戴者的记忆,也是文化身份载体。她用二手衣物裁剪拼接成旗帜,象征平等,剩余布料则卷成圆形如行星,与镜面结合,探讨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而她以由瓷和旧衣物制成作品《壁器27号》则在一楼瑞银艺术空间中展出。

【展会详情 】
名称:Art Basel 2025
地点: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公众开放日期:2025年3月28日至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