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偷懒”绘本:内容只用经典拼图排列组合 竟能带出完整故事?

撰文: 典藏艺术家庭
出版:更新:

这本绘本可能是史上最“聪明偷懒”的绘本!因为它完全不用画——以“十六只动物”为角色的无字绘本,名为《跷跷板》!
文:马尼尼为

有一款早在 1957 年由意大利 Danese 公司出的玩具“十六只动物拼图”(the Sedici Animali puzzle),至今还在市面上、一套要价三百多美金,价位居高不下。这款有名的拼图其实是出自绘本圈也熟悉的 Enzo Mari,他其实更为人广知的身份是家具、产品设计师(其理念主要是美感与功能兼具,且耐用,至少可用一百年)。后来他接续推出一本以这“十六只动物”为角色的无字绘本,名为《跷跷板》(L’Altalena) 。

按图放大看十六只动物拼图及《跷跷板》无字绘本图片:

+1

这本绘本可能是史上最“聪明偷懒”的绘本!

因为它完全不用画——把这十六只动物在跷跷板上不断排列组合即可。一开始,先是左右各有一只动物登上跷跷板,之后,一边叠加、跷跷板一边上上下下,接著动物越来越多,平衡感也越来越刺激!经历一阵混乱的高潮后,最后达到拼图的原来状(全部挤成一团)。

那么,既然剧透了,这本绘本好看在哪里?

这些动物完全由简洁的弧线组成(是作者最在意的拿手好戏,单一个反复欣赏都是耐看),由大至小不一(一般的拼图大小很一致),不管做何排列,就算没有在跷跷板上,都有种和谐的美感,里头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弧线”,而脱离实体玩具成为在平面空间的扁平造型,作者用了白色的背景,连那些动物间的空白部份“负空间”也是优美的。当然利用书的中切线作为跷跷板的中心在视觉上也更符合这平冲游戏的视觉感。此书采无装订的风琴书,可能是作者觉任何装订线都会破坏画面,故只有一道纸的折痕切过跷跷板中轴。

《跷跷板》( L’Altalena)(theanimalarium.blogspot.com)

不得不提这原款玩具其实是很厚实的,它是拼图、也是积木,是一只一只很寛厚,可以稳定站立、叠加的。不过没有附跷跷板就是,但想像如果真的拿来玩平衡游戏,确实只有在全部拼成一块、并置中时才能平衡,其中的重量、体积都是隐藏其中的知识。

而作为一本书,它也示范了一种故事原型,角色由少至多,情节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由混乱至平衡。一本绘本好像就是那么“简单”。去应证诸多绘本情节,不外如此、不脱此计。不敢多套用什么道家、哲学说法,也可能年岁渐大,越能欣赏一些似乎有点乏味的东西,人活著就像在一个跷跷板上永远在摇摇晃晃,和身边大小规格不一的所有东西都和解拼成圆融一块还真不容易啊。

《跷跷板》( L’Altalena)(corraini.com)

【相关文章:【版画艺术】让儿童从图画中认识世界 木刻大师的四语识字绘本(按图预览)】

+2

【本文获“典藏艺术家庭”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