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石的厚绘画 色即是物、画即是雕塑
在颜色绚烂的世界中,我们经常调配颜色,衣着打扮怎样mix & match,连新款手机都推出7种颜色,任君选择。可是,老子很早已告诉我们,“五色令人目盲”。过分强调颜色反而令人眼花撩乱,无法分辨色彩之美。中国艺术家朱金石将于11月在艺术门举办个展,题为“避色”,他只用黑与白的油彩来展现“绚丽之极归于平淡”。
反转“绘画”与“装置”的概念
朱金石从80年代初开始抽象画的创作,是“星星画会”的其中一员,1986年移居柏林后转入行为、装置、观念艺术等。“在八十年代末,我认为只有放弃绘画才能获得艺术的本质,这使我对所有绘画之外的艺术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装置艺术的创作。但是到了2000年,我的艺术看法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试图从根本上破解马塞尔·杜尚之谜。”2000年后,朱金石以“反绘画”的姿态重新绘画,如他的“厚绘画”,用厚油彩涂出层层色块,具有雕塑般的立体感,绘画所用的“颜料”转化为为装置的“物料”,重新定义了绘画这种媒介。这次展览展出的十六件作品,皆是黑色、黑白色和白色的抽象“厚绘画”作品,其中《色即是物》可谓表达了他对颜料和物料的看法。在作品《黑瓦寺》中,朱金石将黑色颜料层层重叠按压在画布上,颜料形状呈波浪形。观者能从作品题目中得到线索,他将油彩塑造成寺庙砖瓦的布置。灵感源于朱金石早年居住在北京,创作时经常听到寺庙钟声。
在创作装置作品时,朱金石也以“反装置”的方式,将绘画的概念或元素运用于装置中,如其作品《无题》,就是一个巨幅的空白画布,但因为画布的高超出了墙高,必须以倾斜的方式放置,从而达到“让空间的高度与绘画作品的高度形成对抗”。他曾在访问中说过:“所谓的‘反’就是‘要’。‘反艺术’并不是真的反艺术,实际是在寻找艺术,‘反绘画’也是如此,是在寻找一种绘画,一种更新的可能性。”
与诗歌的缘份
朱金石多从生活经验或诗句中获得灵感,如作品《飞鸟相与还》出自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这幅作品的黑色厚颜料像飞翔的鸟,鸟儿好像随时跃出画布外,留白的空间让人想到陶渊明所描述的夕山薄雾::“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他曾说:“诗歌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北岛这一代诗人的诗歌,我总希望能从古典诗歌的情结中出来,体会更多的现代诗歌。”他创作于2012年的作品《中风的季节》,即是向北岛及那一代中国诗人致敬的作品,据说是朱金石突闻北岛中风的消息后有感而发。北岛比朱金石年长,但两人都深受中国80年代的文化氛围影响。北岛流亡德国期间,朱金石与他在柏林结识并成为朋友。
展览详情
“避色:朱金石”日期:11月18日至2017年1月11日地点:艺术门(中环毕打街12号毕打行6楼)查询:2522 1428
艺术家Profile
朱金石,1954年生于北京,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86年移居柏林后转入行为、装置、观念艺术等,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2010年后回到北京生活和工作。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作品获众多国际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包括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美术馆、韩国釜山市立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