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背后】纪录片导演眼中的:雨伞运动、少年棒球队与粤剧发展

撰文: 洪昊贤 潘浩欣
出版:更新:

纪录片在香港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缺乏拍摄资源,也难以获得在院线上映的机会,能引起社会关注的作品更寥寥可数,但每年仍有不少人拿起摄影机,对准不同的人与事。有的导演受社会运动启发,持续记录相关议题;有的导演关心教育与文化传承,看到主流社会之外的另外一套价值。 
摄影:黄宝莹、陈嘉元、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梓桓(左),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政策及行政学系,其后于浸大修读电影电视及数码媒体硕士,毕业后参与不同的影像创作。作品曾获得鲜浪潮公开组最佳创意得奖电影,其首部纪录长片《乱世备忘》入围南方影节全球华人影片竞赛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Gateway单元; 陈浩伦(右),毕业于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现为兆基创意书院电影及录像艺术科导师,曾任职香港电台时事节目编导。2008年开始参与独立制作,纪录片长篇作品曾入围华语纪录片电影节及台湾南方影展,2015年获艺发局艺术新秀发展奖(电影)。
如果不是拍纪录片你不会进入某个世界,也不会了解更多。纪录片的形式本来也有很多值得试验和发掘的空间。
陈梓桓
纪录片需要你一开始时很谦卑地请教和接触拍摄对象,等对方打开心扉才愿意给你拍,愿意给你进入他的私人生活,他的人际网络和社群。
陈浩伦
葛思恒(Ada):生于香港,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美国研究及心理学,及后于香港浸会大学进修社会科学硕士。她因为美国研究而爱上纪录片,2004年参与张虹导演的纪录片《选举》,担任收音助理。

从镜头细看主流外的人与事

媒体经常以“怪兽家长”、“直升机家长”形容当下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过度保护。在优秀的学业成绩与快活的成长之间,家长有无挣扎过?“我带着疑问去与香港少棒联盟的家长倾谈,感受到另类家长的矛盾,不给孩子玩不是,给他们去玩又担心,我的拍摄过程正是他们经历挣扎的过程。”导演葛思恒(Ada)在《家长应援团》里拍摄香港少棒联盟(少棒)的两个家庭,从这项孩子打球、父母管理球队的运动中,探索充满矛盾的亲子关系。

整个拍摄过程让我与两个家庭一同去成长、摸索,学习各个角色怎样运作,最终我亦能了解这些另类家长关心什么。
葛思恒
卓翔:1983年生于香港,于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系毕业后投身电影及广告行业,任职副导演及场记,参与作品包括《色戒》、《亲密》等。短片作品曾在台北金马影展及香港独立电影节放映,影片先后获邀到伦敦、纽约、台北、北京及上海等地放映。卓氏凭《乾旦路》获“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提名,并获“2013年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新秀奖(电影)。
你和被访者的关系是好好玩的,他才是“写”剧本的人,他给予你看哪一面,很影响故事如何走下去,而我是作出反应的那个人。
卓翔

关注被遗忘的艺术人 填补题材空洞

他又指出在香港制作本地纪录片的重要性,“香港的电影市场正在萎缩,以本地故事为题材的电影较少,大部分电影都不是在香港拍的。就算是香港导演,在香港拍戏,拍的也以类型片居多。而类型片与香港人的生活有距离,很少回应当下、一般人的生活,大多是有关英雄的故事,与大多数人的生活脱钩,而纪录片则填补了这个空洞。”以他两部纪录片为例,题材为被遗忘的年轻演员,他们正用“身体去记录将会失传的传统文化”,同时亦是年轻人成长的故事,人人都能从中体会成长的挣扎。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