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Central】艺术装置探讨本港土地问题 陈茂波都应该去睇

撰文: 陈奉京
出版:更新:

像往年一样,在中环海滨举行的Art Central会比Art Basel(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早开幕,而且今年的公众参观展期更增加一天,比Art Basel要晚一天结束,对于难以抽时间两边跑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同样是商业化的大型艺博会,Art Central的嘉年华属性更强烈一点,更多的美食,更多的亲子活动;同时作为一个才举办四年的年轻的卫星展,Art Central也以前卫风格标榜自身,去年更和澳大利亚4A当代亚洲艺术中心合作推出行为艺术项目。艺术家在展览现场游走、演出,话题性十足,赚足了闪光灯。而今年Art Central会继续这个项目,邀请不同地区的四组艺术家展出和表演,包括本地艺术家组合黄宇轩和林志辉。

黄宇轩与林志辉《Pavilion for our living》。(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

港人“蚊型单位”变艺术装置 观众可收听居民访问录音

说起黄宇轩和林志辉这个组合,他们制作过一些为不少港人熟知的项目,如雨伞运动期间的“打气机”,2016年于时任人大委员长的张德江访港期间,在全港最高建筑ICC展出的“倒数机”。而这次,他们将目光转向民生议题——土地和居住环境问题。

黄宇轩与林志辉作品《倒数机》:2047年,“五十年不变”的大限到来,是每个香港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陈焯𪸩摄)

他们这次展出的新媒体装置《Pavilion for our living》,将在展场临时搭建一个十分能代表港人居住环境的“微型单位”,而其实我们有一个更地道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单位——“蚊型单位”。观众走进这个模拟空间后,可收听真实居民的访问录音,了解他们在这种居住环境下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对于居住在类型环境下的大多数港人来说,这些困境也许一点也不陌生,反而住在大宅里的高官们,真应该到现场去体验一下——尽管它只是一个艺术装置。

Sam在新加坡艺术周期间展出的作品“Progress: The Game of Leaders”,这个作品将带来香港Art Central展出。(吴炜豪摄)

新加坡艺术家Sam Lo展出的作品《Proress: The Game of Leaders》,同样值得政府高官前往观赏。Sam Lo借这个类似层层叠的艺术装置,提出一个问题: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更多的GDP增长?更先进的科技?更好的教育?但正如层层叠一样,每一抽取一块木放到上面的时候,下面的根基也会变得更不稳定,随时可能彤塌。这个作品曾在今年初的新加坡艺术周展出,记者也与艺术家作了深度访谈,她谈到了对自己的国家新加坡的期望,她也希望每一个观众能参与到这个作品中,进而反思城市发展。

另外两位艺术家,澳大利亚艺术家Caroline Garcia将展出其舞蹈装置《The Vitrine of Dancing Cultires》,展示她对民族肖像的研究,并且利用任天堂Wii游戏机进行持续的舞蹈仪式,探讨文化旅游背后的新殖民主义;印尼艺术家GJ Kunting会献上两个行为艺术表演,《TALK》和《Goal: Strong Relationship, but first, talk!》,艺术家会戴上艺术装置,来展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和困难。

智利艺术家Andrea Wolf和巴西艺术家Karolina Ziulkoski合力创作的装置作品《Future Past News》。

装置汇萃展出科技作品 AR看1937年新闻

Art Central另一个主要项目“装置汇萃”,如Art Basel的“艺聚空间”,是一个展示大型装置艺术的环节,而今年负责这个项目的策展人为本地独立策展人郭瑛。去年,郭瑛以客席策展人身份,与本地艺术家杨嘉辉(Samson Young)合作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馆的展出,展览在国际上获得好评。身为此次“装置汇萃”的策展人,郭瑛指参展艺术家“突破了一般艺术媒介的局限”,耳目一新的作品“将熟悉的现代内容改造成为崭新的体验”,“为观者带来无限惊喜”。

电视上播放着1937年的新闻,AR上看到的是当下的新闻。(Andrea Wolf and Karolina Ziulkoski)

新科技的运用,可说是此次“装置汇萃”的一大特色。由智利艺术家Andrea Wolf和巴西艺术家Karolina Ziulkoski合力创作的装置作品《Future Past News》,运用近年兴起的扩增现实技术(AR),令观众通过iPad上观看1937年的新闻。有趣的是,电视上播放的是1937年的新闻,通过AR看到的却是当下的新闻,比如电视上是希特拉,AR看到的是特朗普;电视上是斯大林,AR看到的是普京,艺术家有意将两个时代的社会作对比。回顾1937年,中日战争已经爆发,而欧洲也正走向战争边缘,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一触即发,当年的时局是否与今天很相似?这是艺术家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王俊豪(Jun Ong)的《Shanzhai Chandelier》。
南韩艺术家杨正旭(Yang Jung Uk)的《We were doing it; nobody asked us to do it》。

南韩艺术家杨正旭(Yang Jung Uk)的《We were doing it; nobody asked us to do it》,及马来西亚艺术家王俊豪(Jun Ong)的《Shanzhai Chandelier》,都运用了LED灯作为其中的元素。前者像一个复杂的机械,展现艺术家对日常沟通语言的探索;而后者则像一棵LED灯树,而艺术家的灵感正来自于那些大量生产的节日装饰,题目中“Shanzhai”即是“山寨”。

王俊豪代表作《Star》

澳大利亚艺术家Penelope Davis的水母形装置《Sea-Change》。

澳大利亚艺术家Penelope Davis的水母形装置《Sea-Change》,应该会吸引到大家的目光,艺术家借此呼吁世界关心环境保护和全球暖化问题;印尼艺术家Entang Wiharso的《My Heart is Bigger than You Think》,是其最知名的浮雕作品,浮雕图像类似于当地的传统图像,探讨的主题则是当地现在的社会政治状况,而图像上除了“My Heart is Bigger than You Think”之外,还有另外两句话,其中“ITS BETTER KEEP QUITE THAN MAKE BAD NOISE”,记者怀疑“QUITE”是写错了字;此外,中国艺术家张晓栋则带来了作品《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重现中国古代近乎失传的“龙鳞装”书籍装帧形式,因为装帧难度高,这个作品画了艺术家四年的时间才完成。

印尼艺术家Entang Wiharso的《My Heart is Bigger than You Think》。
《My Heart is Bigger than You Think》的另一版本。(Entang Wiharso)

重点艺术家作品推介

此外,法籍委内瑞拉裔艺术家Carlos Cruz-Diez、英国艺术家Damien Hirst、居港德国艺术家Michael Wolf、本地艺术家夏永康及日本艺术家小松美羽均有作品在展会上展出,值得各位留意。

+8

前四届Art Central数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访客 30000人 32000人 35000人
参展艺廊 75间 100间 100间

2018年Art CentralVIP预览日期:3月26日下午2时至5时(只限邀请)公众参观日期:3月27日及28日上午11时至5时;29日上午11时至下午9时;30及31日上午11时至下午7时;4月1日上午11时至下午5时门票: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