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Pixar展览总监】用展览培养动画师 你会不会是下一个?
在彼思动画公司(Pixar)工作,一直是不少人的梦想。虽然工时长,薪金亦不一定比得上其他动画公司,工作的风气和环境还是相当吸引,最重要是有机会发挥创意。正值“彼思动画30年”展览举办期间,档案及展览总监Elyse Klaidman就来和我们谈谈在彼思的工作经历。
Klaidman在大学时主修艺术,1996年已在彼思担任绘画导师。在彼思大学(Pixar University)中,曾修读教育课程的她亦负责动画艺术的教学,2008至2016年期间更是彼思大学的校监。现今作为展览总监,在世界各地举办多个展览,包括2011年香港的“彼思动画25年”。事隔六年,香港人对彼思动画的热爱有增无减,Klaidman有份制作的《玩转脑朋友》(Inside out,2015)正是近年大热的卡通片。那么她对这些展览有什么看法?在彼思工作又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Pixar创作秘诀:美术最重要、科技进步不忘手绘
01:“彼思动画25年”集中探讨动画背后的创作过程,“彼思动画30年”则聚焦于动画本身,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Klaidman:的确,上次将展区分成“故事”、“角色”和“场景”,这些都是作品的重要元素;今次则以动画划分,但依然是一次艺术的庆典。我们会与博物馆合作,找出方法如何有效地展示作品。这次的主题是友情和亲情,我们认为以动画划分展区会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01:除了主题,这两次的展览还有什么分别?
Klaidman:今次包括了2011年以后的动画展品,更有最新的作品《玩转极乐园》(Coco)。而且有不少短片,介绍了制作人的构思和创作过程,也有短片集合了彼思所有动画的草图(“艺术风景”区)。
01:先进的技术是彼思一大成就,展览中的手绘图又为何那么重要?
Klaidman:事实上,艺术是我们的核心制作过程。故事从构思开始,而这些意念需要变成影像。绘图和雕塑就是将意念和故事变得实在的起点,当创作人向导演说明这些影像的概念,他们设想的角色和场景才能表达他们想像的故事。
01:彼思在香港十分成功,背后有什么秘诀吗?
Klaidman:希望秘诀就是出色的故事和能够为大家带来欢笑,彼思的制作人都致力透过美术和科技说出好故事。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互相合作,追求卓越,这正是彼思的工作文化。世界各地的人才努力创作出好故事,向全世界分享。
Pixar工作环境:一班了不起的人做了不起的事
01:你曾修读艺术和教育课程,这些经历怎样带你来到彼思,对工作又有什么帮助?
Klaidman:彼思请我教绘画和其他美术技巧。在此之前,我与艺术教授Betty Edwards一起工作,她是美术著作《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的作者。彼思总裁Ed Catmull对Betty的独特教学方式大感兴趣,而且想应用于彼思员工的身上,令每位都能学会新的美术技巧。CG动画是一种视觉媒介,故事也是有关观察和分享,与绘画相似。于是Ed请我教画,只要有兴趣,彼思的员工都可以来上课。
在彼思大学工作时,我的艺术训练有助于发展美术和动画课程。另外,对于当彼思策展人也有莫大的帮助。
01:当彼思策展人,最有趣和最困难的是什么?
Klaidman:最有趣的就是想想如何有效地向大家展示彼思的艺术与科技,以及制作的过程,以培养下一代创作人。如果有意从事动画创作的人没有机会学习制作的过程,没有人知道人才从何而来,因为这些事情并不被视为一种职业。
最具挑战性的则是找出最好的方式,告诉别人我们在博物馆和教育环境下做的事情。
01:彼思的工作环境如何?
Klaidman:彼思的工作氛围十分融洽,各种人才合作完成一部作品。重要的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而且乐于向对方学习。彼思是个充满创意的地方,你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很多新意念。这是一个欢乐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当你与一班了不起的人合作。
01:在彼思工作是不少动画迷的志愿,那么彼思到底有什么魅力?
Klaidman:除了我刚才说的,当然还有鼓舞人心的领导和美丽的工作环境。但最棒的是一班了不起的人全情投入做一些了不起的事。
01:对于有志加入彼思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Klaidman:不忘初心、努力工作、虚心学习,用各种方法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