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 2016】艺术家郑哈雷:只希望它做好卖艺术品的本份

撰文: 李慧筠 陈颖然
出版:更新: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型艺术博览给香港艺术生态带来了改变,更衍生艺术市场能否推动本地艺术等问题。踏入第四年,将于3月24日开始的Art Basel依然是香港艺术圈的焦点。我们访问了3名参与者,艺术家郑哈雷、收藏家林伟而,以及艺术系学生Ami Tsang,从他们所处的不同角度,谈谈对Art Basel的看法。关于艺术市场,关于艺术,我们能有多少想像?


郑哈雷将会在Art Basel展出作品《咽人岛》,画布背后是水耕循环系统,一个永恒的封闭回路,没有天灾,只有“粮食生产” ── 嫩绿蔬菜在深灰色画布上长出来。其作品想法源于李安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及种植愈趋人工化对郑哈雷带来的冲击。(龚慧摄)

观察市场定位 不回避买卖

2013年,仍在修读硕士的郑哈雷初次参与Art Basel(巴塞尔艺术展),形容当时填参展申请表还以为老板在开玩笑。事隔3年后,正式以艺术家身分进入这五彩缤纷却又光怪陆离的大舞台 ── 当艺术家置身其中,成为买卖的一方,是否就必定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郑哈雷淡定地说,自己时而在其中,时而又抽离在外,既不回避买卖市场,也不过分靠拢:“为什么做艺术就不用讲钱?艺术家需要人力、财力及保险等专业支援,但政府资助有限制,因此私人资助有其作用。”


身为艺术家,郑哈雷认为Art Basel的参与者比其他展览更多元化,有助他观察国际藏家对其创作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欧洲人比较喜欢购买我的作品,美国人却不会停留。这对日后参展确立自己的定位有帮助,以前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的观众主要是香港人,未必有这样的观察。”这也令他后来远赴伦敦参与START art fair及Art 15。

买卖之外 以艺术回应艺术

郑哈雷最新作品《石硖尾邨美贤楼对出一组植物》,将于Art Basel展出。(方由美术提供)

“对于Art Basel,我只希望它做好卖艺术品的本分。Art Basel很大,牵连很多人和事,不是说我期望,它就会有所改变。如果有问题,未必在于Art Basel,而在于整个艺术生态。艺术圈如果只拥抱Art Basel,便相当不健康。”关于期望,郑哈雷思考了好一会。

郑哈雷期待在往后日子,周边会有更多艺术场所出现,“我欣赏这些尝试反抗或嘲笑它的活动,这样才显得有趣。” 他举例指,2014年Art Basel其中一个节目,就由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驻场艺术组合C&G举办了《香港“床下底”艺术常识问答比赛》,邀请众多本地艺术圈人诸如艺术家、艺术学生及行政人员参与,内容涉及过去半世纪香港艺术史事。Art Basel一直被批评欠缺本土性,问答大赛反其道而行,以香港艺术的历史与人为内容。郑哈雷说:“他们将香港身分重新带入去。这与Art Basel本身的买卖活动无关,却像一场performance art,用来回应Art Basel。”

郑哈雷的重点关注

郑哈雷表示,他很期待Art Basel内的本土艺术家作品,亦期待“艺术探新”(Discoveries)展区中的新晋艺术家作品及“亚洲视野”(Insights)展区,并会多留意个人展览,因为个展“可以更立体地欣赏艺术家和他所关心的议题”。他的推荐艺廊包括专注视觉及录影艺术的安全口(Gallery EXIT),以及推广国际及亚洲当代视觉艺术的奥沙画廊(Osage Gallery)。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逢周五出版的《香港01》周报,请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