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天堂】专访袁剑伟与庄梅岩 回到创作本身

撰文: 陈奉京
出版:更新:

1月公布的第35届金像奖入围名单中,尚未正式公映的《暗色天堂》拿到两项提名,观众难免陌生,媒体的焦点也多放在两位主演张学友和林嘉欣的身上 —— 这是他们自2002年的《男人四十》之后再一次合作。电影将于三月底上映,记者专访导演袁剑伟和原作《法吻》的编剧庄梅岩,让我们将目光放回到创作之上。(访问场地提供:柏宁酒店)

《暗色天堂》海报采用这款设计,其实是呼应故事本身:男女主角相遇后重新讨论五年前的那件事,欲从各自的回忆里拼凑出“真相”。(英皇电影)

《暗色天堂》的故事,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张学友饰演的杜牧师,在一个酒会上与旧相识Michelle(林嘉欣饰演)相遇,谈起5年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件事最终令他们在法庭上对决,从此决裂……

袁剑伟是资深广告与MV导演,《暗色天堂》是他首次执导剧情长片;剧本改编自舞台剧《法吻》,该剧曾在2006年获得《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剧本,编剧庄梅岩也是领奖台上的常客,曾五度获奖。一位刚刚踏进电影界的“新人”,遇上舞台剧界的最佳编剧,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导演曾捉错用神,写了一个happy ending

《暗色天堂》是导演袁剑伟首次执导剧情长片,处男下海,他笑言今次成绩仅仅合格,希望日后在剧本创作上多花点功夫。(符祥定摄)

庄:2011年《法吻》第二次演出,是张锦程主演的版本,袁导演他刚好去看了,看完后跟我说很喜欢这个剧本。

袁:我在2011年就有改编这个剧本的想法,2012年已经写好了第一稿,写完我觉得捉错了用神,就丢下忘记了。第一稿我写了一个happy ending,两人最后原谅了对方,再接吻了一次。那时我把故事写成爱情片的方向,令整个戏的精神和力量都错了,好像没有了重量,我心想,为何没有舞台剧版本的震撼力?又过了两三年,才重新拿起这个故事再写。

电影剧本和舞台剧剧本之间最大差别,是舞台剧剧本写出来就是“圣经”,导演和每个演员都要照著做,就算改一句对白,都要打电话问编剧;但电影剧本只是一个蓝本,现场的变数很多,写作的方法本身就很不同。

庄:从现在这个版本,我看到很多原有的舞台剧元素,比如两位主角在房间里的对话。就算那场法庭戏在我的版本里并没有出现过,虽然我也曾经想像过,结果电影版把它实现出来,这算是两个版本间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像是生出了一个新生命。而第一稿和原作相离很远,我甚至不觉得是一个改编,可以当它是一个全新故事。

袁:舞台剧里,杜牧师只是讲了一句,“我有叫我的辩护律师不要那样‘糟质’你!”但在电影里变成了两场戏,既有男主角的辩护律师如何在法庭上“糟质”女主角,也有交代男主角放弃由代表律师辩护,改为自辩。

至于两位主角在房间里对话的那场戏,庄小姐原本写得很有戏剧张力,如果把那些对话拿走了,原有的张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决定保留。相对于5年后的“现在”,5年前的“过去”是比较冷静的,形成一种有趣的落差。

《暗色天堂》剧照:一个法吻可以引发多大的风波?(英皇电影)

庄:很早之前,我其实很担心车上的那场戏,因为舞台剧版本有趣的地方,是看不到车上的那场戏,故事的发展像是在追查真相,这是原剧的hook(引人入胜)之处,但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真相,而所谓的“真相”是来自于两个人不同的说法,我们只能想象。电影版没办法不拍这场戏,那会不会削弱了原剧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电影版用了另一种说故事的方法,令你思考究竟是谁对,就算到最后看到车上的那场戏,法律上作出了判决,但你仍然无法判断究竟谁应该负上最大的责任,谁应该受到惩罚。

丰富主角的细节,增加配角去描写主角

庄梅岩觉得,如果她将自己的舞台剧本改编成电影,会相当困难,因为创作舞台剧本时已经费尽心血,斟酌每句对白,没有更大空间去“二次创作”。(符祥定摄)

庄:电影版的女主角更完整,更有层次,如果看过电影版和舞台剧版,就会觉得电影版的女主角戏份特别重,电影版女主角更主动地去挑起纷争,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电影版增加了女主角很多生活细节,她的执著,她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对宗教的虔诚,都加重了描写。在原剧本,她是跟其他女生一起谈天后,才觉得自己吃了亏;电影里是没有一群女生跟她谈的,好多东西都是她自己观察和想出来的。所以分别在于,舞台剧里的五年前,女主角是被动一点的,让人感觉她是被别人唆摆;电影版里的女主角是主动一点的,责任也大点。因为我自己的性格比较像男生,所以我写的时候给了男主角更多的空间,对于女主角,我反而很辛苦才写到她的状态。

袁:如果女主角最后的罪疚感那么强,那一定是由她自己做的决定,不是因为听了身边人的话。杜牧师的主动性也就相对降低,因为对于他来说,5年前的那件事已经成为历史,女主角跟他讲什么,都是没有帮助的。设身处地想,如果我犯了一件这样的事,而当事人过来和我说,想和我谈谈那件事,那我真的会觉得没什么好说,也不想知道对方怎么想。直到女主角对他说“我来宽恕你”的时候,他才真的怒火中烧,说“你凭什么说宽恕我”,变回一个主动的角色。

对于男主角的处理,电影增加了苏志威的角色,他们一起长大,所以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杜牧师背后的故事。苏志威那个角色也是杜牧师的镜子,他说的话是杜牧师不会说的,比如他对杜牧师说,“你Dry咗几多年,就嚟爆㗎啦!”这其实是杜牧师的心声,但杜牧师不会自己说出来。

“宗教能帮人的地方,同时也能妨碍人。”

《暗色天堂》剧照:张学友在戏中饰演杜牧师。(英皇电影)

庄:我和袁导演都不是教徒,但是我能理解两位主角身为教徒的心态。我在基督教学校长大,从小到大圣经都是拿A的,所以写的时候也是手到拿来。最初写《法吻》这个剧本,我想的是这两个人5年前发生这样的事,5年后一相遇就想骂人,后来突然有一天,想法一转:如果他们是基督徒,他们应该会想宽恕人,但正正因为这种宽恕对方的想法,造成更大的冲突,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没错,为何要原谅我,应该是我原谅你。那样的冲突反而更有趣。

袁:宗教能帮人的地方,同时也能妨碍人。人为何会相信宗教?当遇到挫折,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人往往就会求于宗教,然后宗教会作出回应,你去看圣经哪一章哪一节哪一段。宗教就是一种保护罩,如果把这个保护罩拿走,会是一个怎样的处境?当宗教的保护罩不再发生作用,两个人会怎样相处?女主角最后可能心中也觉得自己有错,所以她才会崩溃,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盼望末日审判快点到来,神就能告诉她对还是错。

庄:对于我来说,他们两个在这件事里都没有对或者错。这是一个悲剧,主角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坏事,但是命运不断推动他,推到一个很差的地步。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法吻,但是为何最后对两个角色的伤害是那么大?

《暗色天堂》剧照:林嘉欣於戏中饰演杜牧师下属兼教友Michelle。(英皇电影)

袁:根据悲剧理论,两人最终是没有出路。就戏而言,男主角找到了出路,他重新领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女主角的出路是“末日审判”能快点到来,等神告诉她,她有什么错。

庄:有时出路并不在戏里,而在观众。为何我们喜欢看悲剧?悲剧有时并没有给我们出路,但我们从中领悟到的,可能就是出路。最后那场念圣经的戏,我一开始写《法吻》,以及第一次演出时,是没有的。那时跟演员聊过,演员说她无法离开那间房,我又觉得戏已经很满,无法再加台词,于是找到一段经文写上去。

袁:那段经文源于大卫王看中一个女生,然后奸淫了她,后来大卫王觉得自己犯了错,就找了一个诗人写这个诗篇来唱自己。那段念经的戏,其实是两个人心里面同时都在念,我和杜笃之老师都觉得,那个声音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不是真的在念,林嘉欣也不是全部对得上嘴型的,是一种感觉,好像在脑中不停萦绕,这就是我所说的保护罩。在那个时刻,她已经崩溃了,唯一可以保护自己的就是这段经文。

《暗色天堂》上映时期: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