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白双全】雨伞后入法院素描 手绘审讯中的“真相”

撰文: 潘浩欣
出版:更新:

本地艺术家白双全一直以创作介入社运、政治议题,作品好玩又贴地,展现制度的种种荒谬。最为人所知的是《发誓与食生菜》,2004年,社民连梁国雄(长毛)断续地读出宣誓词,巧妙地成为立法会议员。白双全于是在生菜上写上誓词,纪录自己吞食生菜过程。事隔十三年,长毛与数名议员齐齐被DQ,今天重新细看作品,依然及时,令人反思混乱的政治局面。最近,白双全举办个人展览,最新作品依然离不开政治。回望点子分享式的旧作品,今次展览,他想向观众细说伞后的疗伤过程。

今次个人展览,白双全想向观众细说伞后的疗伤过程。陈嘉元摄)

热爱做报纸创作 曾抗拒摆展览的全职艺术家

本地艺术家多以展览、艺术博览会接触观众,然而,白双全却热衷于报纸上发表作品。“在《明报》‘星期日生活’做创作,满足感好大,报纸有几万名读者,流传好耐。上星期的开幕爆场,最多都只得五百人。”2003年至2007年间,白双全每周在《明报》发表创作,其后亦不定期投稿。

《发誓与食生菜》作品。(白双全)

白双全说,他习惯报纸平面的呈现模式,摆展览要考虑空间大小、流动性、整体视觉效果,因此他曾经很抗拒摆展览。“我喜欢简单沟通,深入浅出地做创作,不是故弄玄虚地去表达。我不是说展览故弄玄虚,但展览有既定观众,他们先看‘作品条边有没有移位’,再看作品内容,而报纸创作是相反。”作为全职艺术家,白双全每天走在大街小巷,运用敏锐眼睛,纪录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角度。灵感来到时,写下诗意句子,再化为艺术行动。“虽然报纸的钱不多,但我做得好有干劲,总觉得创作能改变大家对世界、香港看法。”2014年雨伞运动,他经常在旺角占领区流连,拍摄雨伞运动的过程,在个人Facebook上分享,开始反思艺术的作用。“创作不能在前线起作用,前线要口号、聚焦。我专做拆散嘢的创作,在后期才能有所发挥。”

白双全重回旺角街头,移动一块砖头,并以录像方式纪录下来。(陈嘉元摄)

雨伞后入法院灵修 直觉画画自我疗伤

雨伞运动后,社会一片愁云惨雾,传媒聚焦于“失败”该属谁的责任,而群众精神和体力消耗很大,有着沉重的挫败感。“我觉得世界已经绝望,我放下创作工作,连凑仔都不能集中精神,整天在街上游荡,逛到很累。”白双全说。

2015年6月,白双全无意中撞入法院听审,法庭气氛庄严、光线通明、冷气迫人,他形容自己顿时返回十年前的教会,慢慢集中精神画画。“个刻好安静,佢(法院气氛)帮我控制身体的负能量,我只需控制好自己。”他翻开笔记本,仔细聆听判词证供,凭直觉绘画抽象图案,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过程很像宗教的灵修,整个人飘飘然,而那个况态不只属于我。有些讯息传到我身上,我把它纪录下来,好像最大的信念破灭后,我开始重组这个世界。”白双全中学时入读基督教学校,受洗成为基督徒,亦在中大副修神学,作品一向有淡淡的宗教意味。

+1
白双全利用粉色墙纸隐藏“暴力”,让人反思歌舞升平背后,究竟发生什么事。(陈嘉元摄)

最接近真相、最天马行空的创作 创大封印、噩梦墙纸

白双全锐意在最接近“真相”的地方创作,同时在“真相”前,做最天马行空的演绎。今次展览,他展出与占领运动相关审讯的手绘,并将图案放大,制成大封印、噩梦墙纸。有些手绘图案较具像,观众从不同角度观赏,产生截然不同的想像。“在黄之锋的审讯中,我画了剥光皮的羔羊,后面影子好像木马。那是痛苦的感觉,下面有一支支刺,与林子健被钉的影像相似。朋友问我,这是否法官假发,又真系几似。”白双全笑说。“噩梦墙纸”系列作品曾在2015年《明报》专栏发布,其中一幅粉绿色作品源自“胸部袭警案”,作品亦印在场刊封面上。白双全说,两小时听审过程中,他随意乱画线条,想起吴丽英被捕时满面披血的神态,便画上流血鼻梁,女被告的“英”字与“鹰”同音,令他想起盼望、公义和审判。他说,如果把图案倒转过来,观众会看见人形公仔正要逃出烈火。

为什么要将暴力图案转化成美轮美奂的墙纸呢?“墙纸是渗透,那种美学先要渗透入这个世界,当你解开谜底时,你已经被它入侵了。”白双全说。他利用粉色墙纸隐藏“暴力”,让人反思歌舞升平背后,究竟发生什么事。

+1
“艺术发生在运动与运动之间。一个运动完结后,在另一个运动开始前,艺术正正在连接位中发生。”
白双全

宗教给予创作动力 艺术家做运动间的连接位

处身乱世,白双全从基督教中获得动力,他说,不同人有各种的宗教需要。“婆婆需要安慰,看见宗教符号,觉得被关怀。大学生要理性地了解信仰结构,想了解基督的关怀如何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我都有这两种需要。”白双全自言有时会怀疑神,最终他亦乐观地相信——“神最终都会搞掂,作终极的解决”,因此他能在低位中重拾盼望。

未来几年,白双全会继续听审、画画,在昏乱的政治环境下,坚持艺术创作。一位台湾学者曾到访威尼斯,观赏他的双年展作品,鼓励他说,“艺术发生在运动与运动之间。一个运动完结后,在另一个运动开始前,艺术正正在连接位中发生。”这句话一直烙印在白双全的心中,他希望自己的创作有黏合作用,连结大众的日常处境,亦以艺术扣连生活、信念和工作。

白双全个人照。(陈嘉元摄)

艺术家profile1977年生于中国福建,1984年移居香港。200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修神学。作品关于人与人与城市和自然之间的感通。2003-07年星期日《明报》专栏创作人,出版《七一孖你游香港》、《单身看:香港生活杂记》及《单身看II:与视觉无关的旅行》。2009年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2011被Art Asian Pacific选为年度最杰出及展望的亚太艺术家,作品被Tate Modern等收藏,2012年在Frieze London得到全场最佳展览,同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 2012)的最佳艺术家奖,2013年收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年度香港最佳艺术家奖。现在于香港生活及创作。

“Chris Evans、白双全:双个展”(陈嘉元摄)

“Chris Evans、白双全:双个展”日期:即日至12月3日地点:Para Site艺术空间(鲗鱼涌英皇道677号荣华工业大厦2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