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经典】金马影展海报向《春光乍泄》致敬 王家卫亲自挑选
“不如我哋由头嚟过。”何宝荣对黎耀辉说。回首过去,《春光乍泄》已是二十年前的事。1997年,中国国旗扬起,何宝荣渴望的重新开始终究不能实现;就像黎耀辉最后坐上台北捷运,一直驶向前方。二十年后,《春光乍泄》再度去到台湾,今年10月举办的金马影展最近公布了两款海报,就是向这部王家卫的代表作电影致敬。继前年张叔平以胡金铨的《侠女》(1971)设计海报,台湾金马影展今年再度以香港电影为海报主题。《侠女》与《春光乍泄》,分别是香港在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经典作。20年前,王家卫凭《春光乍泄》在康城影展夺得最佳导演,二十年后香港的电影业又可否“由头嚟过”,回到那美好的时光?
海报再现经典场面 伊瓜苏瀑布就像一场梦
我终于明白佢点解可以咁开心,喺出面走嚟走去,因为起码有个地方可以番转头。
我们带不走银幕上的影像,但影迷总会想留下光影,特别是电影中的一些场景。今年第54届金马奖的海报分粉丝版和影痴版,粉丝版就将《春光乍泄》经典的一幕摆上海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天台上,何宝荣拥着黎耀辉,很快又分开,站在一旁,离离合合,从香港到阿根廷。海报设计者方序中在这一幕中加上飞扬的电影布幕,“其实电影这块布幕亦如飞毯,可以带你至世界尽头,也能在爱与离别中,咫尺天涯。”金马奖的网站如此为设计写下注脚,但飞扬的不单是布幕,也是香港人。
虽然兜兜转转走咗好多冤枉路,我终于来到伊瓜苏,我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企喺呢个瀑布下面嘅应该系两个人。
另一款影痴版海报,则是重现《春光乍泄》中的伊瓜苏瀑布场景。“对我来说,电影就像一场梦,而主视觉中出现的那个瀑布,就象征着梦境。在创作时我将自我投射成主视觉中的人物,而瀑布代表着梦想的世界,两者从小到大,建构出完整的电影感。”方序中曾为多位著名台湾歌手设计专辑封面,有“唱片设计大师”之称。他擅于将歌曲融入设计,将音乐的感觉视觉化,而这款海报也是透过《春光乍泄》的伊瓜苏瀑布将感受立体化。当黎耀辉一个人来到瀑布,他会否希望这不过是个梦——一觉醒来,何宝荣又会回到他的身边。
历年金马海报 向杨德昌、胡金铨等大师致敬
上年金马奖海报中,少年手拿电筒照向天,正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的男主角小四。设计师黄海是著名海报设计师,《一代宗师》、《黄金时代》、《念念》等的海报皆出自这位“中国华人电影海报设计师第一人”之手。他希望借电筒照天的画像表达“电影之光:回看来时,照亮前行”。再回顾前年的金马奖海报,这束光也照亮了七十年代的电影黄金时期。
2015年第52届金马奖邀请电影美术指导大师张叔平设计海报。11次获得金马奖技术奖项的张叔平,正正要向曾在康城影展上获得技术大奖的《侠女》致敬。如果《春光乍泄》的1997年是落寞的,《侠女》的七十年代则是喧嚣的。除了许冠文的喜剧片和李翰祥的风月片,当年又盛产武侠电影,张彻镜头下的阳刚大侠与胡金铨的女侠们并驾齐驱。既刚且柔的女侠不时受女性主义学者称颂,摆脱了男性凝视(male gaze),但张叔平设计的《侠女》杨慧贞却一身彩色,有别于电影中的素白装扮。沉默寡言的侠女在四十年后依然吸引男性,或许这种女性形象正是魅力所在,引诱我们回眸那七十年代的时光。
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为庆祝王家卫的电影公司“泽东电影”创立25周年,回顾了一系列的王家卫电影。今年《春光乍泄》再度在大银幕上重演,将于金马影展放映。电影中的黎耀辉羡慕台湾人小张,因为至少他还有个家;近年不少香港人移居台湾,就像二十年前的黎耀辉,反反复复,仿佛又“由头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