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设计受欢迎 黄新满:极简的香港情怀

撰文: 程皎旸
出版:更新:
黄新满,香港独立设计师,今年受邀为香港国际电影节设计海报。他自1997年便开始做设计师,曾负责多部王家卫电影包括《春光乍泄》、《2046》、《爱神》的平面设计;亦为陈奕迅、杨千嬅等香港知名艺人设计专辑封套。(龚慧摄)

今年既是香港国际电影节40周年,亦是泽东电影公司25周年,为此,电影节特邀《春光乍泄》、《2046》、《爱神》等多部王家卫经典电影的平面设计师黄新满设计海报。海报一出,反应不俗,众多网民在电影节官方Facebook Page上留下“简约”、“大师级”、“Simple but outstanding”等好评。

当几何构图 遇上东方禅意

见字如见人,放在设计上来讲也成立:访问当日,黄新满头戴一顶藏青色渔夫帽,身穿素黑麻质中式衫裤,配黑色做旧马丁靴,如他的设计一般,既简约又古典,超越时代。

“正是因为我设计的几何构图非常简单,所以意义才丰富且自由。比方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三角就成了电影的play,而圆就成了spotlight;再换其他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得到不同的意义。”黄新满从不同角度指著海报,细心地解释他设计的留白。

图为第四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构图极简,色彩对比强,视觉冲击力大,深受业内人士好评。(HKIFF)

今次他亦采用极简的几何构图——一个三角,配一个圆形,便道出今次主题的重中之重,即香港国际电影节40周年。“这是视角的巧合,一个三角就可以是4,一个圆就是0,非常简单。”他解释道。

黄新满素来欣赏几何构图,因他觉得宇宙万物不离其宗:“树是几何,树杆与树杆间是几何构造;人也是几何,手指是按著几何的比例来生长;而所谓美丽也无非是一个几何的黄金比例。”

在他看来,形式上越是他称之为“empty”的几何构图,表达的意义反而越复杂,因为“emptiness”本身可形成一种空间,让其他因主体而衍生的意义都可以存在,并形成一股气流动其中——这便是东方美学的禅意,即留白。

冲淡时代性 强化本土情怀

除了40周年这一主题外,电影节亦希望黄新满可以通过海报带出王家卫电影的文化,同时流露出香港本土风情。于是,他便选用《2046》的一张剧照作背景图片,重复铺满于海报之中,并添加苏州花码“ㄨ”来加重本土情怀。

自1997年加入夏永康设计室后,黄新满便为多部王家卫电影负责平面设计,而今次惟独选用《2046》里的剧照,其原因别出心裁:“冲淡时代性,”黄新满这样解释。

由于今次设计主题已有“40周年”与“25周年”两大时间元素的碰撞,那么其他元素就需要淡化时代性,才能恰如其分地融合进去。尽管黄新满觉得《花样年华》也能带出泽东电影“花样的年华 25周年”这一主题,但该电影60年代的美术感太过强烈,相反,《2046》则是一部跨时代的电影,一时过去,一时未来,可以令他的设计更天马行空。

黄新满的肢体语言也十分有趣,例如谈及他最喜欢的王家卫作品《东邪西毒》时,他便模仿张国荣在戏中的表情和动作,说这套戏其实也很跨时代,即用现代人的姿态和思维来演绎古装。(龚慧摄)

除此之外,黄新满表示,他选用的红、黑、白色调组合除了在空间和深度上营造一种强烈的对比外,亦是一种timeless的三原色。

至于苏州花码,灵感则来自于黄新满的儿时记忆。“小时候和阿妈去街市或茶餐厅,我经常见到有人用‘ㄨ’符合代替四,后来才知道它是苏州古代兴起的花码,商人经常用。”黄新满回忆道,“至今仍会用它的城市主要是华南地区,包括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的华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华南文化,也是香港的城市符号。”

当问起其他香港的城市符号时,黄新满略加思忖后答:“海港吧。”

在他看来,很多城市都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可作为城市符号,但在香港,这样的建筑却逐渐消失,“连日本都要起一座九龙城寨的主题公园,但香港自己却没有了”,说起这些,他略带惆怅,“小时候从不觉得海港重要,但现在却越来越珍惜它,算是少有的香港符号之一了。”

从商业广告中 开出艺术的花

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黄新满的创作之路较为自由,并不为商业设计而放弃艺术追求,亦将商业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

“其实艺术也是商业。”黄新满解释道,“现在的艺术是用一种商业的形式去运营,比方说,艺术节去组织一班艺术家,然后宣传他们的作品——这种做法就很商业,但也促进艺术发展。”

“艺术的本质就是要传播文化,令人反思,而商业则只需宣传就够;但如果能用艺术的手法去做商业,也可以创造出不错的次艺术品,或似艺术品。”黄新满补充道。

图为黄新满为陈奕迅2011年EP《Stranger Under My Skin》设计的封面。此封面相片由夏永康操刀,摄于香港大屿山长沙海滩,而相片背后的概念则由陈奕迅本人提出,即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且缩小自己的比例,暗喻在音乐世界里气氛比歌者更值得大家留意。(黄新满提供)
继《Stranger Under My Skin》的封面设计后,黄新满再操刀设计陈奕迅《Taste the Atmosphere + Stranger under the skin》录音带USB封套,该合辑为特别限量纪念版。(黄新满提供)

然而,在他看来,香港对于艺术教育的投资仍然不足,导致大部分人都并不具备艺术审美,这也是为什么在香港做创意性广告较难得到客户理解的原因。

“大多数客户不懂欣赏艺术性的设计,这是很悲惨的事情。”黄新满说道,“更惨的是,部分大型广告公司实行的是一种奴隶制——老板觉得是花钱请人做事,所以员工也没有什么资格跟他谈个人创作。”

在香港设计界打拼近20年,黄新满依然十分关注年轻一辈的发展。

“我看到这一行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一些九十后,他们都很厉害,眼光也很宽阔,毕竟现在的年代不同以前,科技的发达让他们有机会独立发展。”黄新满最后也不忘鼓励年轻人,“随心一点,不要衡量太多,条路在你面前,大胆去行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