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重现九龙城寨昔日人情风貌 细看《黑暗之城》经典记实作品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九龙城寨/摄影/展览】除了现正在机场展出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电影场景展览,最近又有九龙城寨主题展览值得一看。九龙城寨曾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其“三不管”状态使其居住环境恶劣,然而,在这些表面混乱背后,九龙城寨同时孕育了独特社区生态。

适逢九龙城寨清拆30周年,上环Blue Lotus Gallery举办“围城之声 : 探索九龙城寨”展览,集结收录在《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中林保贤(Ian Lambot)与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经典记实作品,联同本地艺术家谢慧姗(Bianca Tse)AI想像艺术作品以及李纪平(Keeping Lee)银盐摄影作品,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特殊社区历史与文化。

Greg Girad作品(Blue Lotus Gallery)
Ian Lambot作品(Blue Lotus Gallery)

九龙城寨最初是在在宋朝作为军事前哨兴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难民避难所,几十年来处于近乎无政府状态,人口迅速发展在高峰时期,九龙寨城仅在6.4英亩面积中容纳了大约 30,000 至 50,000 名居民,成为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

九龙城寨内建筑紧密相连,通常有 4 到 6 层高,有些高达 12 层,行人需要经过狭窄如迷宫般小巷才能抵达目的地。由于城寨内基本服务如污水系统有限,居住环境拥挤且卫生条件较低,然而仍发展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又商店、小工厂、餐馆,以及学校、牙医及医疗设施等服务。

Ian Lambot作品(Blue Lotus Gallery)
Greg Girad作品(Blue Lotus Gallery)

港英政府曾多次尝试清拆九龙城寨,后来在1987年终于敲定日期,决定在1994年落实清拆。林保贤与格雷格·吉拉德便是在1998年在1994年间,深入城寨访问留守居民,拍下该地街巷人情。他们镜头多是聚焦在于城寨生活的普通人,有邮差、工厂老板、牙医等,为外界还原一个真实“三不管”地带,并出版成经典书目《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此书迄今已售出超过 20,000本,更成为不少游戏、艺术作品以及电影灵感来源,今年大卖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不少场景便有参考此书内容。

这次展览不仅会展示林保贤与格雷格·吉拉德多幅摄影作品,也会展出相关本地艺术家谢慧姗透过AI技术创作之超现实城寨图景。在她作品中空姐走过潮湿小巷、居民坐在摇摇欲坠建筑之上,而孩童聚集在飞往启德机场的客机之上,展示了城寨如何开启新想像空间。

李纪平银盐明胶作品(Blue Lotus Gallery)

除此之外,也会有李纪平银盐明胶照片展出,其作品著重于捕捉九龙城寨细节与生活氛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理解城寨的日常生活和社区结构。

【展览详情】
名称:围城之声 : 探索九龙城寨
地点:上环磅巷28号 Blue Lotus Gallery
日期:即日日至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