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进入香港五年 港人怎看这间台湾书店?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日前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8岁。有“台湾文创之父”之称的吴清友,一手把台湾的书店文化改写,将文化、艺术及生活商品与书店结合,创立了诚品独树一帜的格调。诚品自2012年登陆香港至今已有5年。作为台湾海外的第一的个据点,诚品曾引入台湾24小时零时差的阅读体验到香港,惟香港文化背景与台湾不同,最终试行失败,恢复固定营业时间。诚品于香港开业初期,读者曾蜂拥而至,争先一睹诚品的人文风景,;如今已渡过了5个年头,诚品于香港读者而言有什么意义?
成为城市一角 “想到铜锣湾会先想到诚品”
常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却见诚品书店人来人往,驻足阅书的人也非廖廖可数。上班族会在下班时候前来阅书放空,学生会结伴来闲逛,也有情侣特意前来约会。诚品虽不如开张时的盛况空前,但似乎已融入香港城市的一角,并在这5年间,陆续扩散至全港各地,在太古、尖沙嘴及铜锣湾皆有分店。
喜欢诚品书店的姚小姐,在诚品进驻前尚未认识这品牌,本身喜欢逛独立书店,在香港诚品开幕不久时也体验过人山人海的盛况,她表示,随着时间过去,港人对诚品的热情似乎已日渐消退。诚品却成为了她的生活,她经常在下班时间来诚品阅读,也会在等朋友的空档中到诚品逛逛,“想到铜锣湾,会先想到诚品。”
对她而言,诚品就像一间高档的咖啡厅,在此阅书,会让她感到放松,能够舒缓工作上的压力。她在台湾旅行时也特意参观当地的诚品,“台湾的诚品很多,遍布地下街、捷运站及商业街等地,而且环境比香港大得多。我去过台东的诚品,那是独立的一栋书店,有3层高,但因为楼底高,感觉上更加悠闲。”她喜欢在诚品购书,也会逛逛其他文创商品。她认为诚品经常举办不同的分享会,如插画家、作家的新书发布会,有助拉近读者与书店的距离,对品牌更加忠诚。
百货化经营 书目仍是最吸引之处
诚品出售的书目广泛,人文、设计、音乐及文学等书籍亦有涵盖,喜欢阅读翻译小说的李先生表示,诚品的翻译小说非常齐全,新书上架的速度亦很快,是他喜欢到诚品购书的原因。他认为,诚品具有格调的装潢提升了书店的形象,令他愿意花时间在此阅读。
时常与朋友来闲逛的陈小姐坦言,诚品对于她最大的吸引力是舒适的环境,与其他的书店不同,特设的座位让她有更多时间试阅,“免却购入书籍后,因为没有兴趣而被闲置在家中。”诚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文创百货结合书店经营,惟陈小姐表示,对此兴趣不大。无论是华丽的装潢,还是售卖的精品,在她印象中,诚品依旧是一间书店。“我会专心在这选书,也很少会逛其他商品。连同文创商品出售也好,但必须取得平衡,反则只会吸引到不买书的顾客。”
余先生也曾经到台湾的诚品购书,他表示,台湾的阅书风气比香港帜热,“那次我到高雄分店购书,本身的座位已被坐满,连楼梯都坐着阅读的人,令我十分惊讶。”他表示,诚品将百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引入书店,令他感觉品牌越来越商业化,已渐少在诚品购书,只会在闲时与女朋友约会时才会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