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过来人】家居奇难杂症一站解决 师傅急急如律令
凌晨2点钟,房门不小心被反锁,尚余数小时便要出门上班的你,该怎样拯救锁在房内的衫裤鞋袜呢?螺丝批、锤子、电钻……大刑伺候?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你试过、我试过,杨骏钊(Eddie)也试过,不过在凿烂门锁之后,Eddie比你我想多一点,行多一步,创立了急召师傅的手机App“师傅到”。以后不用天灵灵地灵灵,只要按个掣——喝!师傅急急如律令!
跳掣、坏灯、开锁、通渠、验窗……家居奇难杂症要多怪有多怪,极尽刁钻之能事,尤其夜阑人静,有突发问题更是叫天不应叫地不闻。试过反锁滋味的Eddie于是灵机一触,想到这个可召集各类型家居维修师傅的平台,以配对方式为用家即时寻找认可师傅,誓要成为家居版的Uber。用家无需登记,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及说明有何家居疑难,系统便会即时搜寻附近的师傅报价,届时用家只需确认师傅,双方便可直接联络,而费用则在维修后即场支付。
“对用家来说,‘师傅到’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在系统设计上,我们不需用家作繁复的登记手续;而一次过集合各类型师傅,也可以节省用家四周找师傅的麻烦。而对师傅而言,对比传统只做到本区或邻近屋苑的生意,这当然是多一个接触客人的渠道。”Eddie说。既然对供求双方都有好处,那App自身又是如何营运呢?“我们暂时不收取任何费用,希望先让用户建立从传统模式过渡至用手机找师傅的习惯。”考虑到维修服务的费用往往因应实际情况而存有落差,例如检查过后需要额外购买材料或零件等因素,Eddie未来亦不打算从每宗交易中划一收取一定百分比,而是等待程式营运得更成熟后,才考虑向登记师傅收取月费。
短短半年间,平台已有超过1,000位登记师傅,对于师傅质素的把关,Eddie也不马虎。“师傅除了要登记提供的服务、愿意工作的区域等基本资料外,还要把认可的证书上载予我们审核。”除了偌大的师傅网络,平台也有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的支援。“师傅到”于去年10月才面世,但同年已即被建筑设计公司思城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背靠母公司的经验和专业支援,平台亦开发B2B服务,餐厅及店舖等小型维修与翻新工程,皆可藉平台求得配对。
平台目前每月大约有500至600宗个案,Eddie期望本年内可增长至每月1000宗。而要生意增长,当然不能坐而论道。早前到访过数码港的他便发现电动车充电站的数目远远不及需求,以致有大量电动车为充电而大排长龙,Eddie又即时想出新服务,“目前充电站追不上电动车的数目,这对车主非常不便,但我们平台可以为车主寻找相关的机电工程人员在他们的私家车位安装充电器,从此便不用再为充电烦恼。”懂得注意生活上的不足之处,Eddie能从打工转为老板,他的洞察力明显地就是他的致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