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调查】林郑竞选办亦无幸免 近六成银发族于职场遇年龄歧视
“你哋系咪老咗啲?”或许不少年过50岁的打工仔也听过类近的批评,但这堆年轻人眼中的“老弱残兵”其实却正是现今社会的一大生产力。
据政府统计处同比龄推算劳动人口的参与率(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在2018年里的香港,年龄介乎55至59岁的劳动人口将达83%,而60至64岁的组别则为61%,而且高年纪的劳动人口参与率普遍有上升的趋势,且预视至2024年时,有关数字亦未见回落,反映年老的工作群将会继续担任社会主要生产力一之的角色。不过,任这群银发人士再有心有力,其实他们于职场上仍不时受着年龄歧视的阻碍。
前立法会秘书长吴文华正是其中一人,当她早前仍为候任特首林郑月娥竞选办工作时,便曾遭团队较年轻的成员歧视。她指当时的团队有一班同是约50至60岁的人,亦有年轻一辈的实习生,以及“中间年纪”的人。有趣的是,歧视她们的并非最年轻的后辈,反而是中层的人,“我们跟那些intern相处得很融洽,反是中层会跟别人说:‘你哋做嘢咁慢。’咩慢?我们做得仔细咋。”但她指大家后来都放下了成见,亦能同舟共济。
候任特首竞选团队所发生的小磨擦,其实是在现今社会天天上演。香港目前并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而随着大众有更良好的健康状况,有不少年介5、6旬的人士仍有意凭一己之力继续谋生,不过这原来也不是一件易事。
退休长者协会早前向532名包括50岁或以上在职及非在职人士及50岁以下的在职人士进行公众调查,发现在50岁或以上的受访者中,有59%曾偶尔、经常或总是在职场上感到被年龄歧视,当中有44%认为因自己年纪大而经常不获面试机会,亦有34%指自己经常不符合应征资格,不过,在职场环境里会被取笑或歧视的则是少数,这或许是由于年长人士在受聘前已早被“筛走”。年长人士被歧视,与社会对银发族有一定前设有关,有4成6受访者认为50岁或以上人士的工作技能过时,亦有人指他们学习缓慢或不愿学习、工作效率低、及过分守旧等。
在众多行业里,高达7成人认为创新科技产业不接受50岁或以上员工,为各行业之最,其次为零售业,相反,有7成多人认为饮食及教育业这些行业会因较需要人手而容易接受他们。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副会长梁牧群认为,年长雇员从大企走出来,拥有包括经验及老练的形象,因此仍有一定竞争力,“他们在说话时会较淡定,你请个‘𡃁仔’同我讲,我反而觉得无说服力。”不过,他表示年长雇员应撇开“旧一套”的习惯,多进修来增值自己,“(他们)不可以expect我会教你。”
负责是次研究的协会创会主席朱静华指,社会如要“唯才是用”,必须解决大众对较年长工作者的误解,皆因有些人“以为(自己)上了年纪,人家这样对待我都是正常的”。她指,长者与企业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因可能有企业以往并没有聘用年长人士的先例而决定不雇用应征者,或有雇员自设心理障碍,觉得会被歧视而很快便离职。
虽然受访者在调查中认为政府应给予如减税等“甜头”来鼓励企业聘用年长人士,但在举行记者会当天,资方与劳方均表示不希望就年龄歧视立法,担心这反会令商家因害怕被惩罚而早在聘请前“落闸”,抗拒聘请较年老的员工。双方皆认为,加强教育及宣传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