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共厨家作”助师奶厨师做生意 借场地资助材料分花红

撰文: 陈彦婷
出版:更新:

一间烤鱼店内,听瑞琼叫一声:“滚水!”,将银色大盘端上,盘内清晰的杏黄色在冒烟之际更散发著梨干的香气。见记者的鼻子凑近,她抛下一句“很香吧”,便前往厨房,不假思索地打开第二格抽屉,拿出小碗,再拉开隔壁的抽屉,伸手拿汤匙,为记者递上一小碗她与伙伴阿英的制成品。

在别人的厨房内,瑞琼并没感陌生,反是专心烹调自家果茶,并于餐厅内销售。(吴钟坤摄)

瑞琼对架步如此纯熟,原来也不过是这2、3月来的事。她与伙伴阿英并不是店内的员工,只是荃湾与东涌的2名小师奶,透过社区发展推动基金开办的“共厨家作”社企项目,借用烤鱼店的地方制作自己的果茶寄卖。寄人篱下,却没有半分不被尊重,果茶内载著满满信任--老板没有说要签任何合同便愿意借出地方,又交出店舖钥匙予她们早点前来预备。这种态度,可说是以金钱主导的商业社会里一种清流。共厨家作负责人张晋铭(阿Ming)指,参与计划的烤鱼店老板愿意把私人财产拿出来与公众分享,而街坊亦能分享自己多年的厨艺,“我们觉得在社会里,不是‘这是我的便只属于我’,其实也可以是属于整个社区的。”

呷一口澄黄的汤水,很清甜。看见大家都把碗喝光,一开始腼腆的瑞琼不禁喜形于色。“这对喉咙很好,我女儿喉咙痛,我也是煲这种。”接著她便如数家珍般说明果茶的好处,并转身在袋子拿出法宝。“这杨梅是我们家乡福建的特产,就是用来煮另一只茶。”梨干茶与山楂杨梅茶是她们两款得意之作,瑞琼拿出一颗颗沾满砂糖的红色梅子,喃喃自语:“等我拣几粒靓的放进果茶内。”洒下的不止是梅子,还有在这商业社会缺乏的人情味。

能够站在他人厨房制作自己的食物,源于阿英在2013年的墟市中认识阿Ming的团队,当时团队开玩笑叫阿英卖自己的巧手椰汁糕,进料产品甫推出,一接便是200项订单,却因为法律问题无法光明正大宣传,于是阿Ming便开始萌生计划念头。其实对饮食的热情,不一定要是大财团的主厨才有资格--阿英在饮食业打滚10多年,什么新颖菜式亦见过,但一谈及自己的果茶,阿英便双目发光,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正在研创菠萝与薄荷果茶、又在栽种斑兰,望未来可推出更多产品。

果茶会先隔渣,然后再将果渣挤压,务求把所有精华都带到果茶里。(吴钟坤摄)

厨房内的玻璃天花

家厨的创作之火烧得如此旺盛,想法那么多,又会否希望大展拳脚?瑞琼笑著指住阿Ming说,“他说下次要(在店舖)上架,我要跟随阿Ming。”但再作追问时,她坦言未有正式的计划:“这里都未做好,先做好这边才打算吧。”又说要将就孩子的时间。听她的口吻,是对计划还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阿英徐徐解释瑞琼的保守态度:“如果是自己要开店,我便不敢想。在香港,没有5、60万根本做不到,而且5、60万只是说街市舖位。若在出面租,光是厨房装修便要百多万。”就算记者笑言有人会打本给她,她也说信心只是一半半。

事情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又似只是玻璃天花:看得到目标,但却无法达到;想创业,又不敢想太远。阿英慨叹师奶们要打破这困局真是很难。阿Ming坦言这是基层要经历的问题:只能停留在微企,攀不上去。“因为入场费都不少,跟我们不需成本的计划有距离,中间没有空间让她们踩上去。”他以手指在空中指指画,“如果要街坊从这跳到那,要储够资本又要有足够开店会成功的信心,其实是……”阿Ming与阿英对望,异口同声道:“是没什么可能。”大家静默数秒,空气间尽是无奈。阿Ming又说香港有很多与食品品质或安全无关的饮食条例,但就成了小市民做生意的一大绊脚石,“我们遇见如泰国等其他地方的人,他们都表示只要有一门手艺便可以出来做点小生意,但香港有如厨具配套及水渠牌照等很多条例,规格很严,令成本变得很高,形成一个严重断层。”不过,现实虽不利他们,但却未有击倒他们的决心,他们已打算扩展市场、联络更多餐厅,在不同销售点寄卖食品,望能扭转局势。

原来的雄心壮志说到底总是被金钱牵著走,还好纵然发展需时,但她们仍自得其乐。阿英说不介意寄居在其他餐厅,“我觉得只要这餐厅一路走,这时间一直开放,那我们都可以用。”项目背后不单是成就一些小生意,赚小钱,还有更深远的用意,这是连阿Ming也是在做项目过程中才领悟到。“我们创业不只看钱的增长,各家厨确信的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其实4月到此刻,街坊了解我们还在尝试阶段,他们的产品未必有很大的投资回报,却有很多的快乐,这是在香港没有提倡的。一直以来很多报导说香港的工作满意达低点,我们是要让他们寻回人生的意义。”阿Ming说有家厨因伴侣受伤而发现自己的烹饪兴趣,阿英亦说这计划都让她与家人的关系改善,“以前上班时间很长,有时从早上7时做到凌晨12时。,甚至试过凌晨5点,天未光便上班,下班孩子都睡了。脑内只有上班,其他什么都不知道,错过很多小孩成长的阶段。因为这计划,我要整年糕,丈夫与孩子都来帮忙。”

一锅果茶,看来平平无奇,但每一口亦充斥著小市民想要打破创业框架的心力,赚钱背后,对阿英而言,是得到更多。“我赚钱是小事,但我赚到快乐。”

阿Ming(左)希望如阿英(右)的街坊可以藉参与项目赚得快乐与金钱,他说有人在当中可能跑得慢,但仍已迈向收支平衡。(吴钟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