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创科比赛了解社会真正需求 大专生:学校所教的永不是最新

撰文: 文耀伦
出版:更新:

无论是赢得掌声还是赚得经验,一个比赛也终有完结时……非也!要延续比赛所得也不是没可能。
由JOS(怡和科技)举办的大专生创科比赛JOS Innovation Awards即将来到第三届,而在等待新一届参加者带来出色创科概念前,不妨先看看两位前参加者在当日比赛后,是如何继续在创科路上探索与学习。

Johnny指他的公司已获得2百万元的种子投资基金,并已成功研制出4.0版本的产品试办,有望在9个月至1年后正式在市面推出。(文耀伦摄)

“学校所教的偏重于理论知识,但将产品概念带入社会时,人们最关心的是售价、何时推出、怎样买得到。要怎样证明自的创作意念是可行?能把产品卖出去就是一个证明。”于香港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系的四年级生Johnny,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已涉足本地创科创业界,并已设有自己的公司。作为第二届JOS Innovation Awards的参加者,他那时虽没赢得任何奖项,但仍获大会赏识,协助他研发当日的参赛项目“智能BB袜”。

身为一个IT人,日夜都在揼code理应正常不过,但喜欢进行数据分析的Johnny笑言,他想做的可不仅是这样。“编码只是用于执行概念的一种方法,要‘如何应用数据’,这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有说,数据就是今后世界的另一种“石油”,这堆由0至9 10个数字堆砌而成的庞大资料,如懂得使用,将会是价值不菲的瑰宝,所以Johnny希望做到的可不只是一对袜,还有分析从中收集所得的数据。当然,无论是制作产品还是收集数据,万事起头都不容易,他指参加JOS的比赛是一个面对挑战的好机会,而且过程比结果赢输更重要,“最困难是如何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及如何包装自己的概念,例如在比赛中要学写市场计划书,这已是我在学校学不到的。”

走入科技企业 经历真实工作体验 

Henry指自己仍未在创业与打工两条路之间作决定,因此可能选择升学,修读相关硕士课程,再慢慢思考未来发展方向。(Youtube截图)

Johnny的创科计划仍在发展中,但对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四年级生Henry来说,当初参赛的概念,在今天已很具体。作为第一届活动亚军得奖团队成员的他,及后决定将参赛项目“自动变形轮椅”带到现实,并获大会给予资金、技术及市场推广层面上的支援。“我想做一张可方便健障人士过床及上落车的智能轮椅,而且定价要与市面上3、4千元的产品相近,所以在选择部件及应用技术时都有一定考虑。有些我在比赛时提出的概念,在实际研发时原来是不可行的,还好JOS向我提供IoT与Raspberry Pie等技术支援,亦有就商业考虑上给予我不少意见。”他指产品仍需继续改良,预计可在2年后正式面世。

上年仍在研发中的智能轮椅,现已出现了实体成品,不过JOS希望Henry能进一步加强功能,令它可自动折叠。(大会提供)

除获JOS出力襄助研发产品外,Henry还在今年暑假当上企业的实习生。“我是落手落脚参与工作,有协助研发给予其他公司使用的IoT解决方案,而不是负责整理文件等手板眼见工夫。这里很鼓励内部创新,所以我虽然跟同事相处得很融洽,但也不时向同事提出疑问,尝试考起他们。”

比较起在学校与比赛所学到的,他如此回应:“学校与教科书所教的永远都不是最update。它们会教懂我如何操作软件及种种理论,这些都是重要的,但就不会教我如何实际应用这些技术,也不会教我相关的商业知识。例如,曾有同学本有很好的创作概念,但却因把一切都公开了而无法再申请专利,在这方面,JOS就有教我如何保护专利。”

IT行业 年资、经验非绝对

Jenny(左)与Carmen(右)指本届活动加入了全新的Markathon环节,即加入了Marketing元素的Hackathon,届时将有来自NGO与商界领袖作指导,希望借此让参加者的创科项目更‘落地’。(文耀伦摄)

以企业层面来说,举办比赛当然是一个发掘及培育年轻创科人才的机会,而JTH Group的人力资源董事庞燕妮(Jenny)及人力资源员工关系及内部传讯总监陈嘉敏(Carmen)指,业界的人才荒不仅一直存在,而且竞争还愈来愈大。“虽然近年多了年轻人选读IT学课,多了人入场,但除科技公司外,现在各行业的大小公司都在聘用科技人才,所以业界在招聘上是有着竞争的。”但做创科,却又不独是IT人拥有的专利,二人表示这个比赛一直鼓励来自各界的学生参加,“有些人就算是读着自己的学科,其实也不知未来想做什么。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潜质,我们的比赛就是协助大家发掘个人能力,过往亦有金融及工程科的同学参加比赛,Henry就是一个例子。”

本届活动将以“乐龄”为主题,Jenny与Carmen指长者生活状况是社会未来需面对的事情,所以希望能藉活动给予参加者一份使命感,让他们可更投入地研发相关项目。提起与年轻人相处,Jenny就满带欣赏地说:“年资与经验在IT行业里并不代表一切,就算有40年经验的人都需要学习最新的知识,这也是行业需要年轻人才加入的原因。我觉得现在的90后其实与20年前的我们没大不同,大家都是想做出一点一成绩,也会看高自己一线,所以最重要是大家会抱有想学习更多的求知欲,且在有动力提出意见之余也愿意即时改善不足之处。”

JOS Innovation Awards 2017-2018
(按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