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科技企业JOS再办科研比赛 鼓励大专生发挥创意改善日常
GPA“劲过”就代表识读书?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落手落脚做”,有些知识是就算待在学校再多10年都未必接触得到,所以学生不妨在课余时把握机会接触社会,将知识学以致用,甚至求得更多新见解,为事业及日后人生路作好准备。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教育体制更新需时,同学如要“接地气”,了解时代最新发展的事业及填补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可藉参与校外活动来扩阔视野,就如科技企业JOS即将第二度举办的JOS Innovation Awards,便设有绿色生活、智能交通、未来餐旅业、创新医疗及智慧零售此5项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范畴,鼓励本地大专院校学生组队参赛,利用物网联、流动操作或网络解决方案技术为上述范畴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方案。
JOS香港及澳门区董事总经理柯志成(Eric)表示,此于去年才首度举办的活动,反应超出了公司预期,因此本年决定再接再厉,鼓励各大专院校学生前来参与,“我们去年有在本地10间大专院学推广,想不到每间学校都有同学组队参加这活动,至截止时,我们共获得接近50队参赛队伍的参与,并在其中选出18队入围队伍。他们除有出色的创科概念外,连演说能力亦好得令我们惊讶;也别看轻来自IVE的同学,他们最终虽没赢得奖项,但表现却绝对令人刮目相看。”Eric与同事们期后亦与各队伍见面,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包括演说方面的指导,提醒他们改善的地方,“至看到参加总决赛的8组队伍在台上演说时,他们那显著的进步实在令我感动得有点‘眼湿湿’。这个比赛是设有奖金及实习机会,但我觉得对同学来说最享受的是,他们能做到一些在学习时体验不到的事情。”
对一间有著接近60年历史的科技企业来说,团队实在有添补年轻伙伴的需要,Eric坦言JOS举办比赛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发掘有潜质的年轻人,除让企业日后有机会招揽他们加入团队外,亦希望鼓励他们将科技与生活融合,“我曾向一些大学院校反映过,它们所教授的科技知识是有些许‘离地’,与市场应用的水平是有著几年的差距,所以同学可藉参加校外活动,体验更多在学习时接触不到的事情;去年赢得银奖的团队亦参与了我们的实习计划,现正尝试将用于参赛的智能轮椅项目,由概念打造实实物。我们很难去衡量这个比赛有多大影响力,也未知参赛的同学日后会有怎样的出路,就是希望他们会抱著开心的心情参加比赛,并在过程中有所得著。”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的林华盛(Henry),就是去年藉自动变形轮椅概念项目赢得银奖的团队成员之一。他表示以往曾见过一健障人士因无法将轮椅放进的士车箱内而得放弃搭乘,问题一直存在,但市场上却从无出现解决有关问题的产品,因此便有意研发一款可折叠以易于收藏,并能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操作的智能轮椅,并与几位来自不同学系的同校同学组队参赛。“我们在获奖后本未有正式研发的计划,但JOS却主动向我们查询,并愿意向我们提供资金及技术援助,于是我们便参与了比赛后的实习计划,将概念付诸实行。”
概念似是可行,但在正式制作时却知难与易,就如钢材都有分不同硬度,如何为设计选择合适的物料便是一个难题;制作产品雏型亦需利用到联系硬件与软件的物联网技术,还好团队能在每周与企业顾问见面,因此在研发过程中获益不少,“学校所教的多为理论知识,而实习就能给予我更多机会,让我可从更多范畴作出考虑,例如我在这里学得不少的演说技巧,也跟过不少专业人士接触,学习了不少营商技巧,这些都是我在学校未有学到的知识。”他指轮椅的现今仍在制作阶段,预订可于明年2月在第2届比赛中展示,而轻松折叠、设有GPS定位追踪功能及对应app作操作等功能,将成研制品的卖点。
创科的路自有属于它的步伐,Henry直言家人对他的研发项目了解得未算深入,日常时间亦主要用在学业及实习上,不过Eric仍鼓励参加者与亲朋及老师分享成果,因此本届比赛将移师至科学园,能容纳比去年更多人的场地内举行,“我们很难去衡量这个比赛有多大影响力,也未知参赛的同学日后会有怎样的出路,就是希望他们会抱著开心的心情参加比赛,并在过程中有所得著,也希望参加者能邀请亲朋与老师前来,因能有著他们的认同是重要的。”
JOS Innovation Awards 2016-17报名截止日期:2016月11月7日有关详情可按此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