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中美关系政随人改?中国见识“美国本土主义”

撰文: 郑子健
出版:更新:

对华政策是美国大选议题之一,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关注国民如何理解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挑战,又会认同怎样的对华政策。尽管候选人政纲不可尽信,民意评估亦会有偏差,但可用来勾勒美国对华主流观点,同时显现美国选民由对华政策以至美国外交定位,看法分歧。
当“鞭挞中国”成为美国竞选例行公事,北京早已学懂不用太过认真,为一些尖锐宣传口号而抓狂。传统智慧认为,不论谁夺得白宫宝座,上台后都要由大局着眼,慎重处理中美关系。两相比较,这场选战值得中国警惕的一大现象是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国本土主义。

今次美国大选,有候选人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对中国人权状况漠不关心。其所代表民意有一天或会主导华府外交思维。(Getty Images)

对于中美关系,两国主流舆论口径一致,认为竞选和主政是两码子事,即使候选人讲得多天马行空,当选后都会脚踏实地。中国官方新华社今年5月发表评论文章,引述分析人士指“‘打中国牌’已经成了美国总统竞选人的‘必备套路’。厥词也好,示好也罢,都是为了选民手中的选票”。美国《纽约时报》亦称:“每隔4年,(美国)总统候选人都会发誓更加卖力地帮助美国劳工应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当上总统后,他们却无一例外地推行更为温和的对华贸易政策,因为觉得和北京搞好关系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候选人言论有何参考价值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经实力突飞猛进,驱使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定位。两国关系遵循势力消长的历史轨迹,一步步走到目前“斗而不破”格局,即使白宫换了主人,不见得会更弦易辙。

那么候选人的对华政纲有什么参考价值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发表《美国蓝皮书:美国研究报告(2016)》,认为美国总统换届一向有“低开高走”的周期,候选人习惯对华示强,间中引发北京抗议,但一待选战结束,两国交往仍然会回归常轨,这次选举大概也不例外。然而社科院警告这次开局可能会“走得更低”,反映两国近年摩擦日多,双边关系每况愈下。

跟据《纽约时报》报道,多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总值不振,只达四分一对华进口总值,如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便高达3,670亿美元,延续多年来两国的进出口趋势,亦令中国在大选年成为箭靶。希拉里在今年4月表示,一旦当选总统,便会积极追究涉华贸易争议,对中国“违规割价倾销产品”施加惩罚,又反对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防由于承认中方产品价格和成本计算办法,削弱美国反制手段。

希拉里特朗普难得一致

要解释中美贸易逆差,可以非常简洁:中国生产成本比美国低廉。可是相当数量的美国选民却另有想法,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相比希拉里,特朗普更依赖美国白人蓝领阶层支持,口中对华立场更为强硬;他抨击中国凭借操纵人民币汇率,补贴企业出口,窃取知识产权,上下其手“作弊”才建立对美贸易优势,所以他声言上台后就会对华征收45%关税,以示美国不是“闹着玩”。

“美国优先”的竞选威力

根据国情和产品类别,世界贸易组织设下关税上限,假如成员国美国对华开征45%关税,或会触犯相关规则。当美国NBC记者问及此点时,特朗普表示:“那么我们就修改现有的协议或者退出。这些贸易协定简直就是灾难。”他自信即使放弃世贸合作,美国仍能够独善其身。

反对者斥之为“孤立主义”,特朗普则声称为“美国优先”。此方针不乏美国民众支持,以至迫使希拉里调整立场。她出任国务卿时,参与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以抢在中国之前组成亚太地区经贸联盟,敲定贸易规则。时至大选关键时刻,她却一如特朗普,公开反对协议,批评TPP会削减美国劳工职位和工资。

“中国偷了我们的工作!”不管指控真假,希拉里与特朗普为了回应选民情绪,至少单就对华贸易争议,难得枪口一致。然而他们最大考量不在于中美关系,而是选民的“美国优先”诉求,所以一边扬言要实施对华关税惩罚,另一边重申要推翻TPP。

不过,细分之下,希拉里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其实是两种主张的对碰。美国一向标榜其外交政策核心为推广自由民主与人权保障这套普世价值,又以“世界警察”自居,要求他国遵守“国际规矩”。

希拉里执掌美国国务院时,批准美国驻华大使馆庇护失明维权人士陈光诚,又多次抨击中国政府控制信息自由,引来中国学者批评她不遵守“国际规范”。即使在贸易问题上对华“示强”,她仍在意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

中美关系被视为当前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美国大选亦吸引许多中国人关注。(美联社)

美国使命与世界警察角色

相较之下, 特朗普以孤立主义思路看待美国的国际地位。对于7月底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特朗普表示美国自身面临一大堆公民自由问题,根本缺乏说服力,介入他国事务是奢谈。这番言论获中国媒体广为转载。

另一方面,希拉里在自传透露,她于2010年担任国务卿时留意到中方开始标示南海为“核心利益”,与台湾并列为不容商榷的主权问题。此后,美国启动“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强驻东亚军事部署,又以宣示“航行自由”为名,定期派舰巡逻南海。希拉里当时公开表明,南海事关美国国家利益。

特朗普亦说要就南海问题向中方施压,但他故弄玄虚称“不会说清楚打算怎做,我们要令人难以预测”。他屡次强调美国不应充当“世界警察”,为他人而损耗自身国力。他又声言美国应由日本基地撤军,甚至允许日韩发展核武,自行承担防务责任。

北京看见另一个美国

自建交以来,中国一直与“积极外向”的美国打交道,假如希拉里当选总统,相信美国会秉承其外交传统,中美延续“斗而不破”的外交角力,贸易、人权和南海三大争议继续困扰双边关系。

或者,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国最大得着是感受到“消极内向”的美国,亲眼见识有主要候选人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呼吁美军撤出东亚,对中国人权状况漠不关心。纵使特朗普未能“爆冷”胜出,难保终有一日,其所代表的美国民意可能会主导华府外交思维。当美国本土主义擡头,华府或会放弃围堵中国,但正如对华贸易争议所示,不一定如表面看来那么对中国有利。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