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像】漫游小印度 体验新加坡古今并存 独特文化风情

撰文: 黄宝莹 徐尉晋
出版:更新:

新加坡小印度是一个著名的少数族裔社区,当地人普遍称它为“竹脚”(Tekka),居民以泰米尔人为主。由于当初英国种族隔离政策,泰米尔移民被安排住在珠烈甘榜区(Chulia Kampong),后来由于该区过于挤涌,他们才移居到今天的小印度。由于位处实龙岗河(Sungei Serangoon)沿岸,小印度的养牛业及牲畜贸易业一度相当蓬勃,曾设有赛马场、牛只交易场和砖窰,虽然这些设施的痕迹大部分已然消失,但当地仍保留了泰米尔人的传统文化,当中泰米尔美食和服饰,尤其受到旅客与市民欢迎。这里既有售卖传统花饰和美食的小贩,也有新式的酒吧和理发店等商店,古老与现代并存,更有属于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和佛教等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吸引不少市民和旅客专程到访,漫步其中,体验独特的文化气息。摄影:黄宝莹,撰文:徐尉晋

小印度是新加坡一个著名少数族裔社区,居民以泰米尔人为主,当地人普遍称小印度为“竹脚”(Tekka)。当地的美食和服饰,深受旅客和居民欢迎。(黄宝莹摄)
由于位处实龙岗河(Sungei Serangoon)沿岸,该区养牛业及牲畜贸易业一度相当蓬勃,曾设有赛马场、牛只交易场和砖窰,不过这些所场的痕迹不再。(黄宝莹摄)
这里既有售卖传统花饰和美食的小贩,也有新式酒吧和理发店等商店,古老与现代并存。更有属于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和佛教等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吸引不少市民和旅客专程到访,体验其中独特的文化气息。(黄宝莹摄)
根据以英国殖民者、新加坡海港的创建人莱佛士来命名的莱佛士计划(Raffles Town Plan),以及英国种族隔离政策,起初泰米尔移民被安排住在珠烈甘榜区(Chulia Kampong)。后来由于该区过于挤涌,泰米尔人才移居到今天的小印度。(黄宝莹摄)
今天,新加坡的种族隔离政策不再,政府推动种族和谐政策,泰米尔人不必聚居一个地方,但当地仍保留了泰米尔人的传统文化。(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
(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