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于深水埗开业的信兴酒楼,80年来以家族生意经营,于12月29日光荣结业。酒楼最后一天,有茶客如常来开茶、叹点心,亦有人趁最后机会,专诚来捧场,送别这家老酒楼。这天酒楼气氛不一样,客人都握紧手中茶杯,赶紧多取几笼点心,感觉眼前的一切,快将消失,明天或不再复见。午市不久便全场爆满,酒楼门外站满等入场的客人。罗氏老板与伙计依旧忙个不停,招呼客人。营业至下午二时后,客人陆续埋单离去,伙计眼见人去楼空,忍不住落泪。众人都依依不舍。罗氏家族成员举行告别会,并于下午五时拉闩关门,这家老酒楼正式与街坊、茶客和香港人道别。摄影:郑子峰、撰文:林可欣
新旧客人这天都赶来酒楼,享受最后时光;伙计带着不舍心情,忙着应对食客人潮。(郑子峰摄) 创办人罗氏家族,在酒楼最后一天,几代人同堂,围着饮最后一餐茶。(郑子峰摄) 信兴酒楼早已成为不少街坊和老茶客每天必到之地;这日是最后一天,他们如常来开茶、消磨时间。(郑子峰摄) 掌柜阿潘(中)在酒楼工作52年,由20岁做到72岁,由拍拖、结婚成家,至抱孙、成为太爷,大半生也在酒楼渡过,当年负责楼面工作,后来掌管收银;问他工作点滴,他眼眶红了说:“再说我就要掉眼泪了!”,酒楼结业,他也退休了。(郑子峰摄) 信兴是现存少有仍用点心纸和印章的旧式酒楼。(郑子峰摄) 做了点心30多年的李师傅,在信兴工作一年多,每天凌晨二时就开工,制作数以百笼特色点心;他说这家酒楼老板从不问利润,只希望点心齐全,足够客人享用。(郑子峰摄) 酒楼最后午市,全场爆满;客人依旧来搭台,把握最后机会叹茶。(郑子峰摄) 年纪最小的员工,老伙计都称她为“阿妹”,在酒楼工作了八年,负责收银工作;最后一个工作天,她也禁不著落泪。(郑子峰摄) 拉闩后,酒楼举行员工欢送会,现任“老板娘”(右)与家族董事向伙计派利是。(郑子峰摄) 同一套制服,老伙计穿了十多年,如今再没机会穿起,服务茶客。(郑子峰摄) 在酒楼打工十几年的爱姐,下午落场休息后,与其他伙计回首过去工作,说着哭起来。(郑子峰摄) 罗氏家族成员共同见证历史最后一刻,拉闩关门后,在闩内跟街坊挥手讲再见,又唱起〈友谊永固〉。(郑子峰摄) 创办人之一的儿子罗其茂看守和管理酒楼60多年,最后一天带领酒楼上下拜神。(郑子峰摄) 酒楼的木凳部分用了40、50年,有些则在1980年代订造,手工精湛,十分耐用,将送到历史博物馆及理大设计学院保存。(郑子峰摄) 信兴最后营业的一晚,有深水埗地标之称的霓虹招牌没有亮起,负责人说将于公众开放日当日,作亮灯告别仪式,并于同一晚关上;这面招牌获西九视觉文化博物馆M+之后保存。(郑子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