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石湖新村有个奇景,传说每天下午,那里会有羊群出没,浩浩荡荡沿着梧桐河边走,路过的街坊早已见怪不怪。这群羊有个主人,叫华叔,住在石湖新村已有十多年,每天以放羊为乐,退休生活过得与别不同。摄影:钟伟德撰文:伍丽微
回归前,粉岭皇后山军营有一群尼泊尔啹喀兵驻守,因为信奉回教,不吃猪亦不嗜牛,军眷遂养起羊来。(钟伟德摄) “最初我什么都不会,后来发现羊只站在一旁呆呆滞滞,便知道牠精神不好;受伤了,会生出一些寄生虫,我便为牠抹药,让牠舒服点,起码伤口不会被虫子咬。”华叔说得头头是道。(钟伟德摄) 回归后,啹喀兵撤走,可是羊只带不走,当时在粉岭围养蜂的华叔贪玩买下几只羊,那时他有份装修师傅的正职,遇上淡季时,养羊刚好填补了空档。(钟伟德摄) 华叔解释,一只羊乸一年生两胎,新羊通常一胎一只,旧羊一胎两只,每年羊只的出生数目甚为可观。(钟伟德摄) 后来羊只愈养愈多,华叔索性迁至石湖新村,买了间屋子,租下附近一块地,将部分土地圈起专心牧羊。(钟伟德摄) 十多年前华叔在石湖新村养羊时,大概不曾想到昔日的农地成了发展商收购目标,连自己苦心修筑的羊棚,也快要失守,不知哪天便会被发展的尘土掩没。(钟伟德摄) 高峰时期华叔试过养百多只羊,但后来部分土地被发展商收购,羊棚只剩3,000多呎,羊群逼在小空间里容易推撞打架,“地方小了,只能容纳五六十只,多出来的只能卖走。”他黯然道。(钟伟德摄) 发展商派人用铁网围起,禁止人们进出或占用土地。华叔唯有重整羊棚,保留50至60只羊,又恳求看守空置土地的巴基斯坦籍看更放行,羊群才能继续在附近觅食。(钟伟德摄) 华叔居住的石湖新村中段属预计2023年动工,原本以为还有几年时间思考如何安置羊群,后来得知政府打算明年展开重建前期工作,“起马路的话,要将地面填高三米半,我们这里地方较低,水往低流,很容易水浸。”(钟伟德摄) 今年8月,华叔得知署方在塱原的古洞南一带,预留了80公顷土地发展农业。不过,养羊户的处境颇为尴尬,由于没有牌照监管,渔护署不受理,情况不太乐观。(钟伟德摄) “如果没有这些羊,退休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现在的生活很惬意,对华叔而言养羊放羊已成习惯。(钟伟德摄) “牠们很有灵性,喊一声就会回来,若起了名字,有天留不住要卖出去,又有什么意思呢?”华叔似有若无的叹息,不知是为了眼前的羊群,还是为终将到来的东北发展而发出。(钟伟德摄) 民间团体早几年已着政府考虑发牌管理,甚至开放官地让人放牧,然而华叔始终等不到好消息。都市牧羊看似浪漫,但当羊群因发展失去草地,被迫走在石屎路边觅食时,到底是谁的错?(钟伟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