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数百市民上山围观打卡 水务署已拆除4条柱及天花

撰文: 邵沛琳 邓咏中 朱雅霜 鲁嘉裕 陈浩然
出版:更新:

估计有逾百年历史的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曝光后,数以百计市民慕名涌上山围观及“打卡”。至下午约2时50分,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和水务署工程师何礼华等人员抵达现场视察,约20多名工作人员身穿反光衣及戴上头盔进入主教山蓄水池。有市民希望署方暂停工程及进行修复工作,让该个百年蓄水池得以保存下来。
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表示,水务署已暂停食水缸减压缸地盘重整工程。2017年水务署咨询古迹办时,基于当刻的资料及沟通,主教山蓄水池被理解为一个水缸,因评为不作评级的构建物。蒋志豪多次称沟通的敏感度不足,古迹办及相关部门已即时检讨,并指日后古迹办人员会提高敏感度。
水务署总工程师何礼华表示,建筑物的损毁情况,包括20米乘10米天花拆除,现场共有100条柱,当中有4条柱拆除。至于100条柱中,有22条柱在水缸内及有78条柱外露。另外会加强上址保安及尽快进行加固工程。

水务署已暂停食水缸减压缸地盘重整工程

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表示,与水务署及古迹办人员今日进行视察,知道公众及传媒关注事件,“大家可以放心。”水务署已暂停食水缸减压缸地盘重整工程,古迹办已展开详细研究及评估。他称就是次工程水务署在2017年曾咨询古迹办,基于当刻的资料及沟通,水务设施当时被理解为一个水缸,古物咨询委员会在当年3月评为不作评级的构建物,所以判断为毋须跟进。
但现场发现它不是普通水缸,而是特殊而有建筑特色,就是次事件已作出检讨,会提醒各部门当涉及大工程及历史建筑物,特别是可能涉及文物保育,特别是战前建筑物,需要咨询古迹办,亦提醒古迹办人员在处理这类咨询要提高敏感度。

指事件出现沟通问题 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多次道歉
对于署方人员未有留意到水缸为历史建筑,蒋志豪多次称沟通敏感度不足,他指古迹办及相关部门已即时检讨,并指日后古迹办人员会提高敏感度,并且提醒各个政府部门需要提高敏感度,以及严格去跟进事件,他称相信名同类事件将来不会再发生。另外古物咨询委员会已经展开工作,估计数个月后会有结果,署方人员会加快有关工作。

水务署工程师:100条柱中,有4条柱拆除

水务署总工程师何礼华表示,水务署昨日已经停工,将会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及评固工作,另外会加强保安及尽快进行加固工程。至于建筑物的损毁情况,工程已拆卸20米乘10米天花板及4条柱,内有100条柱,其中有22条柱藏水缸内及有78条柱外露。蒋强调,目前水务署的工程已经暂停,日后的工程都是加固工程。蒋志豪表示,在古迹办进行评定后,下一步再考虑修复。

+4

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递交请愿信

下午3时45分,民协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向文物保育专员及水务署工程师递交请愿信。民协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指出,对于水务署及古迹办人员曾否作出沟通成疑,他们希望署方详情交代早前的工程情况及前因后果。另外对上址会否列为暂定古迹,文物保育专员称因上址已经停工因此不会列为暂定古迹。何启明称不认同署方的做法,并指对于政府没有信心,希望上址列为暂定古迹可以令水务署以更高规格,以保育历史建筑。

+5

逾百名市民慕名“打卡” 有人望署方暂停工程及修复

今午约1时,不少市民慕名而来“打卡”。市民卢先生表示,以前他住在附近,曾与子女到场行山。他称一直不知道上址有一个百年蓄水池,以往只知上址有一个铁闸不让人入内。他认为蓄水池建筑宏伟,“如果政府拆咗简直系与民为敌!”卢希望市民可以多点关注事件,更希望署方暂停工程及进行修复工作,让该个百年蓄水池得以保存下来。
“我觉得好值得保留,因为好难得,世界上都好罕有,同埋系对香港好有贡献嘅历史古迹!”另外一名市民指,以前他曾到主教山,但一直不知上址有百年历史蓄水池,他希望署方可以保留蓄水池;另一市民黄女士指,昨日她在网上见到百年蓄水池的相片曝光后,今日遂慕名到主教山。她认为政府不应该拆除蓄水池,希望署方可以保存古迹,“我希望唔好拆,如果唔系好可惜!”

罗马式建筑“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曝光:

+10

8男子疑上山拍摄聚集 疑涉违“限聚令”被票控

昨晚(28日)深夜,多名市民前往配水库拍摄,有人疑违反“限聚令”被票控。警方表示,深水埗警区昨晚11时20分接报,指怀疑有人在上址聚集。人员到场发现8名(20至51岁)男子,经调查后,以涉嫌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向该8人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并对其他在场人士作出劝谕。

水务署:已暂停上址工程 古迹办已派员视察

昨日(28日)水务署回复指,现时已暂停位于深水埗主教山山顶的食水减压缸的地盘重整工程,并已联络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今天派员作初步视察,稍后会仔细审视,按既定机制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探讨其后的跟进工作。

水池属古罗马式结构 文件指建于1930年之前

据Facebook专页“香港探古”指,深水埗石硖尾主教山地下蓄水池属古罗马式结构,水务署文件亦说明其建于1930年之前,经派人在场视察后,发现蓄水池的巨大地下空间由过百条麻石柱支撑,顶部以红砖砌成拱门,再支撑最高的拱形水泥池顶,最后以泥土覆盖。而其他香港现存的配水库,例如何文田、乐富、北角云景道、坚尼地城等,多为战后兴建,全部皆以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故主教山蓄水池设计方式极为罕见。

+1